如需加入微信榜单,请点击↑↑↑
经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审定,由陕西省公路局、陕西省高速公路收费中心联合编写的《2024年陕西省公路网运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对陕西省干线公路基础设施运行状况、交通运行状况、突发事件分布情况、运行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汇总和分析,旨在有效增进社会公众对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工作的关注与了解,也为陕西省公路行业开展干线公路运行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公路出行服务保障等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图源:三秦公路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陕西省公路通车里程190137.357公里,新增2306.703公里,较2023年增加1.23%。公路密度达92.61公里/百平方公里48.11公里/万人。陕西省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平均值为94.83,整体处于优等水平,PQI优等路率97.90%,良等路率2.10%。陕西省普通国省干线路面技术状况PQI平均值为87.03,总体处于良等水平,优良路率为85.11%。
在公路服务区运行服务方面,高速公路已开通服务区双向110对,单向4个;开通停车区双向20对,单向8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已开通服务设施216个,其中服务区(点)开通30个,停车区(点)开通186个。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1683个、充电车位2680个、换电站45座,实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100%全覆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已开通运营的具备条件的70个服务区(站),共建成充电桩177个。在ETC系统服务方面,截至2024年底,陕西省ETC用户总量达534.30万,其中陕籍车辆有效ETC用户500.01万。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方面,2024年度继续执行“绿色通道”、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政策及其他政策性减免,全年累计减免23.21亿元。
据《白皮书分析,2024年陕西省干线公路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干线公路交通量同比略有下降,全年呈现小幅波动趋势。2024年干线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16458辆/日,同比下降2.34%。2月受极端恶劣天气影响,交通量降至全年最低14740辆/日;3~5月随着天气转好,交通量快速恢复;6~7月经历多轮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恶劣天气,交通量下降明显;8月暑期假日达到18281辆/日,为全年流量第二高月份;10月国庆7天长假天气晴好,交通量迎来全年峰值18857辆/日;11月受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交通量有所下降。
二是干线公路交通量货车率略有增长,集装箱车型增幅明显。干线公路交通量货车率为34.08%,同比增长0.81个百分点,货车率有小幅增长,其中集装箱车型增幅最大,同比增长45.71%。
三是国家高速依旧承担干线公路主要交通量。国家高速占比各线路类型交通量自然量的52%,是干线平均公路交通量自然量的1.48倍,承担全省干线公路主要交通量。
四是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区域分布特征显著。总体表现为关中地区交通量均衡平稳,陕北地区货运交通量突出,陕南地区交通量运行偏低。
五是干线公路拥挤度略有下降,总体适应全省干线公路运行。全省干线公路交通拥挤度(V/C值)为0.33,较2023年下降1.76%。统计的67条干线公路中61条线路拥挤度均小于0.6,拥挤度合理,全省干线公路总体适应车辆通行。
六是节假日干线公路流量屡创新高,旅游消费市场旺盛。2024年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时段,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假期流量较2023年均呈现一定幅度增长(除劳动节较2023年略有下降-3.59%),其中:春节假期高速公路出口流量较2023年增幅最大,达到26.85%;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国庆节假期较2023年增幅最大,达到18.19%。
七是省际间货车通行小幅增长,占比超过客车流量。2024年省界出入口日均通行汽车自然量共计327723辆/日,同比增长1.27%。其中:客车流量共计162061辆/日,同比下降1.37%;货车流量共计165662辆/日,同比增长3.99%;客车流量占比49.45%,货车流量占比50.55%。
根据2024年陕西省公路交通流量调查统计分析情况,《白皮书就进一步提升陕西省干线公路运行效率提出7方面建议:
一是加快部分超限路段扩容改造,提升道路基础通行能力。建议针对通行能力不足路段,采取扩容改建、拓宽车道、优化出入口、应急车道潮汐放行等措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疏解交通拥堵。
二是优化调整部分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缓解大流量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行压力。进一步优化调整与通行货车多、交通量大、拥挤度V/C值较高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并行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区域间路网分流能力、提升路网运行效率。
三是加快多功能交调站点规划建设,提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运行监测调度能力。规划加密全省干线公路网多功能交调站点,全面提升陕西省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和调度能力。
四是加快重点监测路段智慧公路建设,增强道路运行感知预警能力。针对全省干线公路9类重点监测路段科学增设路网运行智慧感知、预警、处置等设施系统,提升路网安全畅通运行能力。在全省重点景区、枢纽区域增设视频监测、交通流量监测等设施,全面提升全省旅游景区周边路网运行监测能力、路况信息发布能力,提升节假日路网运行效率、群众出行体验。
五是加强路端数据共享共用,提升干线公路运行综合分析研判能力。开展多方路端数据挖掘、融合、利用,提升全省路网运行分析研判能力、恶劣天气等场景综合预警能力、出行服务等信息动态发布能力,提升全省路网运行效率及综合服务水平。
六是规范公路养护施工管理,减少公路通行不利影响。对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养护施工项目科学进行施工批复,开展差异时段施工、人性化施工,尽可能减少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对路网通行的影响。
七是增强应急管理保障水平,提升道路抢通保畅能力。借助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申报契机,全方位提升路网应急管理等环节综合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智能监测、智能预警、智能处置能力,增强数字化应急处置综合效能,提升灾毁路段抢通保畅能力。
推荐阅读
来源:三秦公路
责编:苗挺节
校对:程子研
审核:余大鹏 谢博识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 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