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海运冶金煤的需求前景已悄然转向乐观

海运冶金煤的需求前景已悄然转向乐观

2025年上半年,尽管以铁矿石、煤炭及谷物为代表的传统大宗商品出口量未达去年同期水平,但整体运量仍维持在历史合理区间。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演变,包括不确定性增加、地区冲突加剧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构成当前市场的主要背景要素。持续的关税战与政策调整,直接导致2025年干散货运输需求下滑,且这一负面影响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对全球贸易构成显著拖累。

/-煤炭-/

2025月,全球煤炭出口表现略显疲软,当月出口量环比持平,但同比骤降9.5%,其中,动力煤出口量同比下滑10.3%,是拖累整体数据的主要因素。冶金煤出口虽同比减少5.2%,但环比呈现9.3%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全球前三大煤炭进口国——中国、印度与日本的进口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中印两国煤炭进口量的收缩,源于国内产量的有效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煤炭产量同比大增7%。而在截至2025月的过去一年里,印度煤炭产量亦实现了3.4%的增长。相较之下,日本煤炭进口的下滑则更具结构性,且已连续多年呈递减趋势。作为冶金煤的主要进口国,其进口总量中超过三成属此类。然而,受国内钢铁产量自2021年起逐年下探的影响,日本对冶金煤的需求也随之萎缩。

然而,海运冶金煤的需求前景,尤其来自中国的需求,已悄然转向乐观。西藏大型水电项目的启动,预计将有效提振国内钢铁消费,进而推高铁矿石与冶金煤价格。除价格因素外,一则关于政府将对八省部分煤矿进行合规性检查、以防其产量超限的市场传言,亦加剧了市场对国内供应趋紧的忧虑。

相比之下,中国海运动力煤的消费需求则显得较为疲软。2025年以来,以煤为燃料的发电量同比下滑4%,其占比高达八至九成。然而,中国总发电量却逆势增长了2%,凸显出其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度正与日俱增。西藏大型水电站的投建,正是中国向清洁能源迈出的坚实一步,此举亦将进一步提升其能源安全水平。

扫码咨询👇

来源 | Signal Ocean、中国远洋海运

编辑 | 徐赫阳

更多资讯/分析/解读/会议👇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