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动力电池箱体密封(泡棉类)设计规范

动力电池箱体密封(泡棉类)设计规范

密封设计的本质是力学与材料的精准博弈——压缩量每偏差5%,IP67失效风险激增300%。

发泡硅胶在壳体密封中的应用

发泡硅胶根据泡孔结构可分为开孔结构、混合孔结构和闭孔结构,发泡硅胶用于电池包壳体密封时都是处于压缩状态,以便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动力电池箱体密封件(箱盖与下箱体之间密封作用)泡棉类的设计方法等。

本规范适用于XXXX公司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箱体密封件泡棉。

2 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1693 硫化橡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GB/T 1692-2008 硫化橡胶绝缘电阻率的测定

GB/T 7757-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7759.1-201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ASTM D1056 弹性泡沫材料—海绵橡胶和发泡橡胶的标准规范

ASTM D746 塑料和弹性体的受冲击脆化温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GB/T 2423.2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实验方法

GB/T 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GB/T 18941-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定负荷冲击疲劳的测定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电池安全性要求日益严苛,箱体密封设计从“辅助环节”升级为“核心安全工程”。

以泡棉类密封(特别是发泡硅胶)为核心,系统性梳理设计规范与验证方法,为工程师提供可直接落地的技术指南。

发泡硅胶的开孔结构说明:

开孔结构

对于开孔结构发泡硅胶,由于泡孔间相互连通,即使加大使用的压缩量,也无法将泡孔间形成的通路完全封闭,不能起到防水的作用。因此,为了达到防水的目的,开孔结构的发泡硅胶不能用于壳体密封。

混合孔结构

前面提到,使用混合孔结构的发泡硅胶对电池包壳体密封时,可通过压缩和增加密封条的宽度达到IPX7或IPX8防水等级的作用,但根据部分客户的组装测试反馈,实际应用中会有以下问题:电池包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液冷板下方会有液态水出现。

闭孔结构

由于闭孔结构的发泡硅胶力学强度高,在压缩用于壳体密封时会有以下情况:

① 若为了保持泡孔结构不被压破,降低发泡硅胶的压缩量,由于应力松弛的作用,发泡硅胶作用于壳体的反弹力会随时间而减小,容易造成界面漏水;

② 若为了增加作用于壳体的反弹力,而增加发泡硅胶的压缩量,一方面会增加破孔率,使防水性下降,另一方面反弹力的增加,易造成壳体变形。

3、范围与术语定义

适用范围

    • 材料类型:闭孔发泡硅胶(如罗杰斯HT800、Z-Foam800系列)。

    • 结构场景:方形/圆柱/软包电池箱体法兰密封、CTB车身电池一体化密封面。

    • 性能目标:满足IP68(初始)及IP67(寿命终止),防尘、防水、防潮三位一体。

关键术语

术语定义计算公式

密封条初始厚度(T₀)

自由状态下密封条的厚度

实测值

有效压缩量(ΔTe)

实现密封的最小压缩量(闭孔硅胶≥15%)

ΔTe = T₀ × ΔTe%

实际压缩率(ΔTf%)

螺栓紧固后的压缩率

ΔTf% = (T₀ - G - R)/T₀ ×100%

损失压缩率(ΔTd%)

螺栓间隙处因法兰变形导致的压缩率损失

ΔTd% = (D + F)/T₀ ×100%

黄金不等式密封可靠性核心条件

:ΔTe% < ΔTf% - ΔTd% < ΔTr%

注:=密封面间隙,=表面粗糙度,=法兰弯曲变形,=平面度公差。

二、设计规范:发泡硅胶的设计要点闭孔率>90%是防潮基础

推荐材料:罗杰斯HT800(压缩率30%~60%)、Z-Foam800(导热系数0.12W/mK,兼容热管理需求)。

    • 压缩永久变形≤5%(ASTM D1056)

    • 阻燃等级UL94 V-0

    • 使用温度-40℃~150℃。

    • 泡孔结构:开孔结构(×防水)、混合孔(×防潮)、闭孔(√防潮防尘防水)。
  • 关键参数

结构设计:压缩率与公差协同控制

    • 间距≤100mm(超距需CAE验证变形量)

    • 拼缝距螺栓孔≥5倍密封条厚度。

    • 密封宽度

      接触宽度≥6mm(窄边易塌陷,高宽比需<1:2)。

    • 螺栓布置
    • 间隙设计

      (CTB车身电池一体化场景):

      理论间隙G ≥ (15%×B) + T (T为公差极值) 示例:硅胶泡棉厚度B=14mm → G≥7mm 

工艺要求:微米级精度决定密封成败
参数控制标准失效后果

法兰平面度

≤0.5mm/1000mm

ΔTd%超标,螺栓间泄漏

表面粗糙度(R)

Ra≤3.2μm(机加工面)

压缩量损失>0.1mm

法兰刚度

螺栓紧固后总变形量<1mm

密封反弹力不足

可维修性设计

    • 反复拆装≥5次(密封性能衰减≤10%)

    • 禁用永久粘接胶(推荐可剥离硅胶泡棉)。

防潮设计:闭孔硅胶的双重屏障机制

典型案例:电池包在液冷板温差20℃时,混合孔泡棉因水汽凝结导致内部积水,闭孔结构可规避。

    • 界面防潮

      :压缩反弹力增大接触面摩擦力,填充微观凹凸。

    • 泡孔防潮

      :闭孔结构阻断气体通路,杜绝毛细管效应。

三、DV测试大纲:四维穿透性验证

基于ISO 16750、GB 4208等标准,制定三级测试体系

现实发泡硅胶产业,由于原料和工艺的问题,闭孔结构的产品或硬度太高,或泡壁弹性差,或阻燃等级不够,为了阻止空气对流,避免外界水气进入电池包内部,实现闭孔发泡硅胶的长期防潮密封,材料生产设计时,其性能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发泡硅胶的闭孔率>90%;

- 发泡硅胶在压缩30%,或更高压缩量时保证泡孔不被压破

- 发泡硅胶的弹性好,应力松弛小

- 发泡硅胶环境测试性能损失小,寿命>10年

- 发泡硅胶阻燃等级为UL94 V-0

表:发泡硅胶密封DV测试大纲

测试类别测试项目条件判定标准密封性能

常温IPX7

1m水深浸泡30min

内部无水渍

高低温循环密封性

-40℃↔85℃, 100次循环

ΔTf%衰减≤3%

环境耐久

高温高湿老化

85℃/85%RH, 1000h

压缩永久变形≤10%

盐雾腐蚀

5%NaCl, 600h

密封界面无腐蚀穿孔

机械可靠性

振动测试

20-2000Hz随机振动, 50h

气密泄漏量≤5Pa/min

螺栓拆装寿命

5次拆装+扭矩复紧

IPX7仍达标

极端防护

冷热冲击

-45℃(30min)↔80℃(30min), 50次

无开裂、硬化

阻燃测试

垂直燃烧(UL94)

自熄时间≤10s

测试工具创新:采用试水膏(Water Finding Paste)检测微水汽渗透,变色即失效。

以下为某规格型号下泡棉典型值:

四、失效预防:密封设计的“雷区清单”
  1. 压缩率超限

    • ΔTf%<15%

      → 泄漏:增加T₀或缩小螺栓间距。

    • ΔTf%>70%

      → 泡孔压溃:减薄T₀或增大密封槽深度。

  2. 结构塌陷

    • 现象

      高宽比>1:2时泡棉侧倾(图)。

    • 解决

      优化密封条截面(推荐矩形28mm×14mm)。高宽比失衡导致密封失效

  3. 热膨胀失控

    • 案例:低温收缩导致ΔTf%降至8% → 冷启动泄漏。

    • 对策:ΔTf%设计值需预留5%温变余量。

设计箴言

  • 闭孔率>90%是防潮的起点,压缩率15%是密封的底线。

  • 法兰平面度每提升0.1mm,寿命终止IP67达标率提高20%。

附:典型硅胶泡棉参数速查表

参数

罗杰斯HT800

Z-Foam800

测试标准

密度 (kg/m³)

280±10

320±15

ASTM D1056

抗拉强度 (kPa)

≥220

310

ASTM D412

闭孔率

92%

95%

显微镜切片

长期压缩率保持率

88%(1000h老化)

91%(1000h老化)

ASTM D395

参考文献

  1. 《动力电池箱体密封设计规范》AEC-Q200/UL94

  2. CTB密封结构研究(上汽通用五菱)

  3. 闭孔发泡硅胶防潮机制(东莞广迈)

  4. Z-Foam800硅胶泡棉技术手册(兆科)

原创声明:本文由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发布,转载需授权。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用于技术分享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感谢关注!

-----------------------------------------------------------------

0、重磅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PACK设计课程从入门到精通40讲+免费分享篇》视频-2025年课程安排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4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1、独家 | Ansys Fluent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热仿真从入门到精通28讲-2023年课程安排(电池包热仿真)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