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防洪有功人员,重奖!

防洪有功人员,重奖!

当前,河南处于

“七下八上”防洪关键期

局地降雨过程频繁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坚持全员防洪

科学防洪、精准防洪

齐心协力筑牢安全堤坝

防汛“哨兵”严阵以待

入汛以来

工务、供电等系统各单位

严格落实“四位一体”联防联控

和雨中雨后巡查制度

重点地段实行以守代巡

设备管理部门

常态化开展无人机巡检

综合运用卫星云图

雨量实时监测、隧道口BIM建模

一键式报警等手段

构建立体式多元保障体系

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隐患

第一时间处置险情

郑州局集团公司

对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的职工

实行快奖重奖激励

6月份以来

已累计发放奖励13.2万元

近日,南阳、平顶山地区遭遇强降雨侵袭,焦柳铁路部分区段降雨量达到警戒值。南阳工务段线路工张钺函、李涵涵、魏胜利、马晓严格执行雨中检查作业标准,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置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安全隐患,郑州局集团公司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他们一次性奖励共计4万元。

获得单位奖励,心里热乎乎的。这份认可让我觉得责任更重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严格执行作业标准,认真查隐患、除险情,保障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南阳工务段鲁山线路车间线路工 马晓

让隧道穿上“铠甲”

豫西山区地形复杂

桥隧占比高

铁路部门在15处隧道口

实施增设明洞施工作业

长达数十米的“铠甲”依山而设

让线路与两侧山体实现物理隔离

全力防范汛期可能出现的

塌方、泥石流等水害隐患

这次进行的15.7米大跨径波形钢板吊装施工,我们成立了一级施工指挥部,确保施工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郑州局集团公司施工办副主任 张浩民

“健康监测”守护黄河大桥

济郑高铁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

全长4377米

是目前黄河上体量最大的

公铁两用桥

集高铁、城际铁路和

高速公路于一体

大桥上的各个关键位置

共安装17种、339套监测设备

构成了一套“健康监测”系统

可以实时捕捉水位

雨量、挠度等技术数据

还可以智能识别潜在隐患

及时发出预警,提供检修建议

实现对大桥状态的远程智能管理

作业人员只需操作遥控器,就能对大桥进行360度无死角高清拍摄,有效解决了夜间光线不足、望远镜视野受限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桥梁车间一工区工长

王浩源

“智能慧眼”全天候在岗

陇海铁路20处防洪关键处所

新安装了48套“智能慧眼”

采用三维激光雷达与

视频智能算法融合技术

可及时发现边坡溜坍等异物侵限险情

形成全天候安全环境感知防护

这套24小时在线的“智能慧眼”

为险情综合研判、超前防范

提供有力支撑

不仅提高了多场景防御能力

还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这套系统试运行以来,在防洪预警监测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最近的一次强降雨中,多次成功预警潜在风险。”

——洛阳工务段桥隧科副科长 程明照

防洪备品新添“小巨人”

在中原地区最大的

普速客车检修基地

1100个新型防洪沙袋

已部署完毕

这些有着“小巨人”之称的新型沙袋

遇水可快速膨胀

能够高效布设起防水屏障

解决了传统沙土袋

使用前需填装

使用后需清理的难题

郑州车辆段在45处防洪重点处所

配备了微型防洪备品站

实现防洪物资集成化、专业化管理

遇到紧急情况就近快速取用

我们对检修库关键处所实行视频监控全覆盖,全面构建监测、防护、应急保障体系。”

——郑州车辆段安全科助理工程师 唐伯洋

面对汛期

铁路人以“责任链”扣紧“安全链”

夯实防洪安全基础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凝聚起

共保汛期安全的强大合力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河南记者站(郑州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徐静 王玮 刘艺 吕少渊 赵宇鹏 何振奎 何高波

编辑:孙晓远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