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一年前
他们带着青涩与好奇步入铁路大家庭
或许还分不清扳手型号
对厚厚的规章望而生畏
一年后
他们在钢轨旁、车厢内、调度台前
在落实责任与迎接挑战中不断“升级”
书写着属于铁路“00后”的职场关键词
让我们跟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
入路刚满一年的铁路“萌新”们聊聊
看看他们的职场关键词是什么?
赵婉婷 23岁
乌海车务段内勤助理值班员
成长关键词
懵懂→专业
刚入职的我面对复杂的工作流程和繁忙的调车作业时,常常手忙脚乱。由于不熟悉作业流程,在与同事联控时总是结结巴巴,遇到突发情况更是手足无措
一年前
一年后
工作一年后,我在一次值班时敏锐地发现调车作业通知单上注意事项中的问题,及时提醒车站值班员进行修改。这一刻,我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蜕变。每一次顺利完成接发列车任务,都让我对规章制度的理解更加深刻,对职业的敬畏之心也愈发坚定。
田昕苗 23岁
呼和浩特机务段机车电工
成长关键词
恐惧→熟练
我第一次登上天车操控台时,别说操作了,光是站在上面,就手心冒汗、头晕目眩,双腿止不住地发软。师傅一边教我操作要领“左手管大车、小车,右手控吊钩起落”,一边笑着安慰我:“刚开始都这样,就像走夜路,怕着怕着,胆子就练出来了。”
一年前
一年后
工作一年后,“稳钩”现在是我最拿手的本事。为了练好这一手,我反复琢磨力道和手感,一点点缩小误差,直到能让吊钩稳如磐石。我渐渐明白,只有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手上的功夫才能越来越扎实,活儿才能越干越漂亮
畅子涵 23岁
集宁站内勤助理值班员
成长关键词
生疏→精准
我第一次看到厚厚的规章和复杂的接发列车作业标准时,感觉就像天书一样。第一次独立排列调车进路时,我握着鼠标的手一直出汗,在师傅的提醒下,联控用语在喉咙里打了几个转才结结巴巴说出口。在这个电话铃和联控声不断响起的行车室里,我像一个误入交响乐团的新人乐手。
一年前
一年后
工作一年后,我的桌子上是被翻得起了毛边的规章手册,脑子里是各种颜色的荧光笔迹织成的记忆网络;曾经需要逐字推敲的条款现在能脱口而出,鼠标在控制台与联控用语完美搭配。电脑上一排排闪烁的信号,仿佛在祝贺我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助理值班员。
高钰茜 23岁
包头车辆段动车组机械师
成长关键词
茫然→干练
初入职场时,面对纵横交错的配电柜,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基础电器元件需要反复对照图册辨认,故障排查更如雾里看花,我找不到突破口。
一年前
一年后
今年春检期间,某台变压器突发警报,我跟随师傅前去检修。万用表的探针游走于蛛网般的线束间,三小时的抽丝剥茧后,我终于锁定藏在线槽深处的故障点。那一刻,我感受到所有深夜研读的电路图、每次跟班记录的故障案例,都在潜移默化间成为我精准捕捉隐患的基础
白中豪 22岁
临河运营维修段通信工
成长关键词
慌乱→笃定
刚接触铁路通信时,面对机械室里密密麻麻的设备和错综复杂的尾纤,我只觉得眼花缭乱。刚入路时的我最怕光缆接续,明明盯着光纤小心翼翼地对准,可纤芯总是偏离了方向,有时一整个上午都接不好一管。故障排查更是狼狈,设备指示灯闪烁不停,我却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症结……那时候,我恨不得一夜之间变成熟手。
一年前
一年后
如今,工作一年后再踏入机械室,我用指尖轻触设备外壳,便能从温度感知运行状态。光缆径路探测仪的蜂鸣声成了我的“第二语言”,信号强弱变化、频率跳动,一听便知问题所在。这份熟练,是我日复一日与设备打交道练出来的,我期待未来能够在岗位上做出更加亮眼的成绩。
一年时光
钢轨见证了他们的汗水
责任刻进了他们的成长
“00后”铁路人正在接过
守护“钢铁动脉”的接力棒
让我们拭目以待!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记者站(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拜玉琼 马仲民 李昕晴 刘杰 薛明 金峰 张廷吉 常乐
编辑:贾司瑒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