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网:6月末钢材市场陷入深度悲观,市场情绪降至年内冰点,贸易商普遍采取"去库存"策略应对淡季。
转折始于7月第二周,中央财经委会议释放明确信号,要求重点治理钢铁行业低价倾销行为,中钢协随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控产自律"行动。政策组合拳直接作用于市场神经——期货市场煤焦、铁矿等主力合约领涨黑色系,现货市场成交激增。
值得注意的是,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带来的百万吨级钢材需求预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的政策共振,彻底扭转了市场情绪。当前市场似乎正在复制2016年供给侧改革初期的交易逻辑。
一、原料端结构性矛盾显现,成材价格呈现成本推动型上涨
铁矿石与焦煤的领涨行情揭示出本轮反弹的特殊性。
尽管247家钢厂铁水产量维持在239.8万吨/日的相对高位,但原料端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焦煤市场流拍率从6月末14.9%断崖式下跌至7月初1.4%,反映出采购情绪的剧烈转变。
更值得关注的是,铁矿远期现货指数与港口现货价差持续扩大,表明市场正在提前交易三季度的补库需求。
成本测算显示,7月焦煤8.3%的涨幅直接推高吨钢成本约120元,而铁矿3.31%的涨幅又贡献了60元成本增量。
这种成本推动型上涨使得钢厂陷入"不减产就亏损"的两难境地,最终通过涨价来传导压力
二、库存周期从主动去库逐步转为被动补库,低库存现状放大了市场价格弹性
当前库存结构呈现三大反常特征:首先是绝对低位,螺纹钢社会库存同比降幅达40%,创2019年以来新低;其次是结构分化,板材库存去化速度快于长材;最后是周转加速,重点贸易商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12天(去年同期为18天)。这种特殊库存结构放大了价格弹性。
值得注意的是,期现价差持续扩大导致期现套利资金入场,进一步加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库存"蓄水池"功能的弱化,使得价格对边际变化的敏感度显著提升。
三、从原料到成材,供给均受到政策的刚性约束
"反内卷"政策正在形成实质性产能约束
山东省率先执行"以煤定产"政策,将焦化产能利用率控制在65%以下;唐山市对23家钢厂实施"一厂一策"限产方案。
更关键的是产能置换新规的严格执行,现在新建项目产能置换比例提高到1.25:1,且必须等量拆除旧设备后才能投产。这种刚性约束导致2025年上半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而7月螺纹钢周产量已降至216万吨的年内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宝武集团7月出厂价上调100元的决策形成示范效应,中小钢厂纷纷跟进,市场形成"减产-挺价"的良性循环。
四、淡季需求的韧性重构逻辑
传统淡季出现需求韧性主要源于三重因素:首先是制造业持续回暖,汽车行业1-5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2.5%,家电龙头企业8月排产计划环比提升8%;其次是基建项目集中开工,随着下游资金到位情况改善,为保障民生与就业,下半年基建领域可形成的实物工作量较上半年有明显提升;最后是出口订单超预期,东南亚市场对中国热卷的询盘量环比增长25%。
尽管房地产投资仍在探底,但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形成对冲。现在项目资金到位率明显改善,钢材采购从“按需采购”转向“提前备货”。这种需求结构的优化,有效平滑了传统淡旺季波动
五、三季度行情延续性推演
政策维度看,即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可能释放更强刺激信号,特别是城市更新专项债额度有望扩容。
库存维度显示,当前螺纹钢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低位,补库周期可能延续至9月。
供给维度则受制于粗钢产量压减任务及9月重大活动,预计8月粗钢产量环比再降2%。
风险点在于地产销售数据的持续疲软可能压制市场情绪,建议重点关注铁水产量边际变化与政策落地节奏的匹配度。
往期回顾
螺纹钢大涨65元,钢价涨势或放缓
铁水产量回升,短期铁矿石价格或高位震荡
坚持严控增量与畅通退出,着力破除“内卷式”竞争
小编推荐
➤推荐服务:
聚焦钢铁行业,提供全国各地钢材、废钢、煤焦、铁矿石等现货贸易价格、实时行业快讯、钢厂调价信息、市场热点解读及研究报告。
▼速速扫码领取30天会员试用▼
➤推荐关注
公众号回复【福利】获取粉丝专享福利
公众号回复【钢价】所有钢市价格短信免费订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领取30天会员 !!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