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八月份
北方将迎来传统雨季
对铁路运输行业而言
防洪防汛将迎来考验
作为西煤东运能源运输大通道
中国神华产权所属新朔铁路牢固树立
防洪不是应急战而是系统战的理念
着力构建“基础管理、隐患治理、
应急响应、设备提质、施工管控”
五维防洪体系
全方位扎紧扎实防洪“篱笆”
给足迎峰度夏能源保供
“满满的安全感”!
理念革新:
践行“建重于防、防重于抢”的观念,构建“全员防洪、全年防洪、科技防洪”高效机制。
战术升级:
推行车务、工务、机务、调度“四位一体”联防,建立“观云追雨识水”预判体系。
管理闭环:
创新水害“分析-抢修-复旧-预抢”全周期治理模型,运用“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排查法。
五维布防,赋能防洪管理
维度一:
夯实基础管理,筑牢防洪体系
超前部署,系统谋划:年初下发防洪工作通知,对全年防洪工作进行整体安排部署,细化梳理49项防洪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清单,逐项推进落实。
责任穿透,网格管控:成立两级防洪指挥部,划分防洪责任区。将全线的线路、桥梁、隧道、涵洞纳入班组、车间、分公司、公司四级包保体系。
联防联控,资源整合:与地方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预警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机制,整合沿线施工单位人员及机械设备纳入公司应急抢险体系。
智慧赋能,精准指挥:对全线107台雨量监测设备进行升级,绘制防洪抢险示意图,标记好进站道路、水库分布、物资储备点、重点地段和救援力量等10大要素,可以实现一键扫码导航。
维度二:
深化隐患治理,强化风险防控
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制定《新朔铁路深入开展铁路基础设施涉灾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细化形成20项45条具体工作措施,精准消除隐患。
立体排查,精准整治:运用“无人机航拍+人工踏勘”立体排查模式,对排水设施、隧道进出口仰坡、高填深挖路段、杆塔基础等进行拉网式排查。累计排查整治隐患102项,清理排水沟渠353.42公里,加固修补护坡、水沟82处,杆塔基础6处。
动态管控,重点攻坚:将抗洪薄弱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列为防洪重点地段,按“一处一案”原则制定精细化现场处置方案,全面织密风险防控网络。
维度三:
强化应急能力,确保快速响应
健全机制,提升响应效能:强化调度指挥中枢作用,密切跟踪气象及洪涝灾害动态,前置人员、材料、机具准备,确保应急响应迅捷高效。重点优化信息报送、职责分工、处置流程、抢险路线及联防联动机制。
物资储备,保障应急之需:采用“集中储备+分散布点”策略,全线12个大型综合防洪库及各专业材料库储备防洪物资1300余项。
严明纪律,强化值守备勤:严格执行四级防洪值班制度和雨情备班要求。动态研判灾害风险,确保人员、物资始终处于临战状态,实现闻“汛”即动、响应迅速、处置高效。
维度四:
提升设备质量,科技护航安全
专项治理,消除顽疾:采用锚杆框架梁、重力式挡墙、路基注浆等先进工艺,对高大护坡、高路堤、涵洞高填方等风险区段实施系统性加固,持续提升线路本质安全与抗洪能力。
攻坚克难,提速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大准、准池、巴准路肩墙及排水沟改造工程。依据隐患排查结果,精准锁定首批11处重点防洪工点,目前8处已完工。
科技监测,掌握边坡动态:在8处关键地段部署铁路边坡动态监测系统,实时捕捉变形趋势,实现边坡异常早期预警。
智能监控,构建可视防线:在隧道口、长大桥梁、高大护坡等防洪重点区域,加密布设高清视频监控设备1200余套,构建全天候可视化监控网络。
维度五:
严控施工安全,防范次生风险
严格驻地安全审查:对所有在建及临设的施工驻地开展全面、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杜绝在危险区域设置生活生产设施,坚决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加强施工联防管理:制定针对性强、要素完备的专项防洪应急预案,重点明确停工标准、人员紧急撤离路线与集结点、重要设备防护措施等关键环节。
强化重点过程盯控:对影响铁路基础稳定的营业线和邻近营业线施工项目进行重点要求、重点盯控,严格落实分段开挖、及时浇筑的管理要求,做好既有设备的保护。
严控施工质量:严格落实隐蔽工程关键节点报检与验收制度,留存清晰、完整、可追溯的全过程影像资料,确保作业真实可查。强化材料进场、施工工艺到竣工验收的全链条质量监管,坚决杜绝因工程质量问题引发次生灾害。
扫码关注 中国神华
内容来源:新朔铁路
编辑:曹龙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