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在动力总成事业部“忆往昔、感党恩、争先锋”七一座谈会上,来自无锡、长春、大连三地的老中青党员代表依次发言,回忆入党经历,表明入党初心,讲述成长历程,围绕党员责任担当和事业部当前任务,表达了肩负使命、奋勇拼搏的决心。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
侯晓晶
锡柴工厂装配车间主任(授权)
我是侯晓晶,目前临时负责锡柴工厂装配车间工作。非常荣幸,能在庆祝建党104周年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参与“忆往昔、感党恩、争先锋”七一座谈会,与大家分享一名普通党员的成长与心声。
我的信仰启航
时间回溯到1999年12月,还是大三学生的我,怀着对党的无限敬仰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追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一刻,共产党员的身份,成为我的荣耀,更化作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它时刻鞭策我:唯有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回报人民,方能不负这份崇高的信仰。
我的攻坚岁月
2004年7月,我踏入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成为一名工艺技术人员。在这里,我参与了高压共轨技术的开发,见证了中国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从追赶国际水平到逐步实现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
犹记得创业维艰时,电控共轨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如孔板,连成熟的工艺参数和测量设备都匮乏。
在那些攻关的日日夜夜,我紧跟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老党员,潜心钻研国外资料,在自主搭建的高压流量试验台上,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枯燥却关键的反复测量,只为精准确定工艺参数。
2015年,凝聚着我们心血、完全自主研发的共轨系统,成功装配在解放车上,成为国之重器,让我深切感受到党的先进性所迸发出的磅礴伟力,感受到身边党员同志们严谨求实、无私奉献精神的强大感召。
这段经历,是艰苦卓绝的奋斗,更是党组织引领下,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我继续在技术领域上不断向上突破。
我的转型挑战
2017年,油泵所融入事业部,我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转战共轨制造部负责工艺与质量技术管理。面对从科研试制到批量生产的重大转型,我和科室的党员同志们并肩作战,冲锋在前。
我们深入优化工艺流程,历经两年开发与匹配,最终实现了M50高压油轨、接管的成功量产,广泛应用在M平台发动机上,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有效控制成本贡献了坚实力量。
2022年,组织的信任将我调至事业部锡柴工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带领团队投身6SM燃气机的上量攻关,为企业抢占市场高地赢得了宝贵机遇。
回望这段历程,我内心对党组织的感恩之情愈发深厚。我的每一次技术突破,工作中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党组织的深切关怀与正确指引。
我的当下使命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目睹事业部正全力做优做大自主事业,动力域产品加速迭代,营销突击队扬帆出征,我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拥有26年党龄的党员,我将继续扎根装配车间一线,以更高的标准自我鞭策:
在效能提升上,我将全力投身两条生产线并线项目,确保并线过程生产平稳高效,过程质量严格可控。
在质量攻坚上, 我将严抓人员、设备、产品的变化点管理,推动质量改进点检形成闭环,坚决打赢质量提升攻坚战。
在团队建设上,我将积极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助力培养更多政治过硬、技术精湛的优秀党员人才。
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新时代的奋斗号角催人奋进!我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干担当为做强民族品牌、打造高端动力贡献全部力量,让党徽在岗位上熠熠生辉!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