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焦煤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曾经需要人工埋头苦干的财务工作,如今有了一群不知疲倦的“数字员工”来帮忙,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
“数字员工”全天候工作
近日,笔者走进山西焦煤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只见电脑屏幕上一排排数据不停跳动,却不见工作人员忙碌敲击键盘的身影。原来,这里已经实现了报表编制自动化。
山西焦煤集团财务共享中心一级专员郭蕊感慨道:“以前做报表就像拼七巧板,每个数据都要认真核对,现在财务共享平台系统自动就能完成。”
如今,在山西焦煤集团财务共享中心,30台由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和AI(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报表机器人,承担起817家单位的单户报表和195家单位的合并报表编制工作。
“人工操作成为历史,报表编制时间缩短80%以上,数据准确率近100%。”山西焦煤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副主任贾磊介绍,财务人员从烦琐的报表工作中解放出来,开始专注于更有价值的经营分析。
在资金结算环节,“数字员工”同样表现出色。
应用RPA技术和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财务共享平台系统能够在毫秒间完成付款信息比对,并实时向相关单位反馈结果。截至目前,这项服务已覆盖613家单位,每月处理资金结算业务超2.5万笔。
针对18家大型商业银行,该中心开发了自动结算机器人。自动结算机器人在80家单位、170个账户进行试点,提升工作效率近5倍,筑起资金安全坚固防线。
在单据审核方面,“数字员工”全天候工作,已累计审核140万张单据,推送120万张标准化凭证,其中95%的凭证为全自动生成。财务共享平台系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数据异常识别准确率达99.2%,财务风险预警前置率达87%,财务核算实现智能风险控制。
财务团队加速转型
“从传统的‘账房先生’转型为技术型价值创造者,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参与财务共享平台系统开发的山西焦煤集团财务共享中心二级专员曹婕表示。
山西焦煤集团通过“专家授课+项目实战”,提升财务人员RPA配置、BI(商业智能)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能。越来越多既懂财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涌现,推动财务工作从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
“数字员工”上岗后,基层财务人员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价值创造。
山西焦化公司财务主管孔咏艳说:“以前80%的时间都耗费在记账上,现在可以专注于业务风险预判和资源配置。”
山西焦煤集团着力打造“战略—业务—共享”三级体系,推动战略规划、业务协同、高效执行良性循环,财务对企业经营的参谋作用逐渐凸显。
“数字员工”上岗后,财务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风险预判和资源配置
“如今,我们的财务团队更具全局视野,工作更加聚焦于战略解读、价值评估与决策支持,努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神经中枢’。”山西焦煤集团财务部部长、财务共享中心主任侯毅柱表示。
而“神经中枢”的有效运转,需要以可靠的数据为支撑。
基于此,山西焦煤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持续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
以打造智能财务新生态为目标,山西焦煤集团财务系统加快推进司库体系建设,实现司库体系与财务系统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开发更多智能应用系统,全力构建“一体两翼”的财务管理新格局。
作者:李静 版面编辑:鄢丽娜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