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
阳光洒在川西高原的群山上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依撒小学里
课间电铃悠悠响起
宛如奏响了一首晨曲
穿透薄雾打破了周遭的宁静
一群身着蓝色运动服的女孩
恰似灵动的精灵
从宿舍鱼贯而出
朝着洒满金色光辉的足球场飞奔而去
足球场上,她们的脚步急切又充满力量,运动鞋与水泥路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恰似欢快的鼓点。这是依撒小学“玛薇女足”班的日常训练场景。对这些女孩而言,这不仅是每日的必修课,更是一场从懵懂走向坚定、从平凡迈向梦想的蜕变之旅。
五年前,中国神华产权所属四川公司援建的依撒小学在海拔2500米的高原落地建成,当时谁都未曾料到,这片土地会成为孕育女足梦想的摇篮。
校长赖学江对建校之初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时,首批女足队员站在球门前,脚下是借来的“解放鞋”,眼神中既有对足球的陌生与茫然,又闪烁着凉山女孩特有的倔强和不服输的劲头。如今,那些破旧的“解放鞋”早已被一双双崭新的足球鞋替代,而女孩们眼中的光芒在日复一日的训练和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变得更加炽热、更加坚定。
“苏呷,注意脚上动作!”足球教练安富的一声呼喊,将人从沉思中猛地拉回现实。这位来自体院足球专业的彝族汉子,在过去的五年里,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高原土地。安富教练对选拔那天的情形记忆犹新。苏呷穿着姐姐不合脚的鞋子,一路踉踉跄跄地赶到选拔现场。因为鞋子实在太大,严重影响跑步,她干脆甩掉鞋子,光着脚丫完成了50米测试。粗糙的沙砾磨红了她的脚底,可她毫不退缩,倔强地昂起头,坚定地说:“教练,我能踢!”
训练场上,苏呷的冲刺像山风掠过草甸。她的速度在同龄人中拔尖,教练安富说:“她像岩羊一样灵活,更难得的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他传授给孩子们的,并非那些华而不实的技巧,而是一次次重复的折返跑训练、高强度的身体对抗练习以及实用的战术配合演练。
训练场的另一边,衣明正专注地练习颠球,足球在她脚背上有节奏地跳动。这个曾经腼腆到不敢抬头的女孩,如今已能轻松颠球700多次,变得开朗自信。
“第一次穿上新球鞋时,我觉得自己能追上山风。”她的声音带着高原特有的清亮,像晨露滚过索玛花瓣。“上次我们去参加凉山州中小学生比赛,她进了二十多个球,成为队里的最佳射手和队长。”教练安富夸奖道。如今,衣明已然成为球队的“中场大脑”,能用普通话熟练指挥攻防。
每天下午放学后,折返跑训练和战术训练是队员们的“必修课”。
FOOTBALL
每一次训练,她们都全力以赴,挥洒的汗水里,满是对足球的热爱与执着;每一次跌倒,不仅没有让她们退缩,反而让她们更加坚韧顽强。苏呷膝盖上的血痂层层叠叠,新的覆盖着旧的,可她却满不在乎,笑着说:“这点疼算什么?比背两捆柴轻松多了!”这个年仅11岁的彝族少女,已然能在比赛中完成漂亮的马赛回旋,球技令人赞叹。
校长赖学江站在足球场边的台阶上,望着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女孩们,思绪飘回到过去。2023年,玛薇女足问鼎四川省贡嘎杯U15冠军;2024年,在凉山州第40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U10女足首次夺冠。“她们跑出了比索玛花花期更绚烂的轨迹。”赖学江感慨道,眼前这些曾经只会放羊的女孩,在足球的陪伴下,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如今,玛薇女足成绩斐然,已有3名女孩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5人入选省级梯队。阳光洒在摆满荣誉奖杯的陈列架上,反射出耀眼光芒,但比奖杯更璀璨的,是女孩们眼中跃动的希望星火。当被问及“足球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衣明指向操场边盛放的索玛花丛,认真地说:“以前觉得这些花只能开在山上,现在我相信,我们和这些花一样,可以在任何地方盛开。”
晨光再次染红远山时,二年级的新队员沙外正在练习带球,辫梢的红色头绳像跳动的火苗。当她带球绕过标志桶,朝阳恰好跃出山巅,将她的影子投射在记分牌上,那里刻着一行小字:“玛薇女足,海拔2500米处绽放”。“玛薇”在彝语中意为“索玛花”,既是漫山遍野的嫣红,也是这群女孩蓬勃生长、抽枝拔节的梦想。
在这片被索玛花染红的高原上
足球早已超越了竞技本身
当又一个黎明来临
电铃声会再次穿透薄雾
在校园里回荡
而关于奔跑、汗水与梦想的故事
正在这片高原上持续书写
激励更多人勇敢逐梦
扫码关注 中国神华
内容来源:国家能源之声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