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网 原创】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跨国企业深化本土化战略成为关键竞争维度。值此产业变革窗口期,卡特彼勒迎来公司成立百年的里程碑,其全球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青州工厂的发展路径,为行业提供了跨国技术与本土融合的实践样本。
在卡特彼勒全球百年巡展青州站活动中,笔者于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采访了卡特彼勒土方事业部制造运营高级总监张建林,他系统阐释了青州工厂的融合路径与创新实践。
融合与蜕变:全球体系重塑本土制造基因
追根溯源,青州工厂始创于1958年,至今已有67年发展历史,前身为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2008年成为卡特彼勒全资子公司对青州工厂的发展至关重要,张建林回顾道。依托卡特彼勒的全球资源和经验,2008至2014年间工厂在新产品引入、管理支持及人才发展领域系统投入,成功导入卡特彼勒全球制造管理系统,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构建的制造与管理能力,直接推动产品线从单一装载机扩展至Cat及山工机械两大品牌多品类整机与零部件,实现从单一产品到一站式解决方案的跨越。
青州工厂的战略价值在全球化布局中持续凸显。作为卡特彼勒旗下除Cat外唯一的工程机械整机品牌,山工机械依托卡特彼勒全球分销体系,产品销往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张建林强调,卡特彼勒不仅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更通过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国际化合作营造合理环境。如今的青州工厂已成为卡特彼勒全球的重要制造基地之一,践行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战略定位,其生产的设备以高质量闻名国际市场。
标准与智造:百年经验赋能本土技术升级
针对技术标准落地问题,张建林明确指出:山工机械品牌的产品标准,与卡特彼勒的产品标准并非割裂,而是相向而行、逐渐融合。青州工厂拥有超过67年的本土专长,同时传承着卡特彼勒百年全球卓越制造的底蕴。以独特的卡特彼勒质量管理体系为例,该体系基于ISO9000但远超其范畴,从研发、制造到市场改善三维度管控产品全生命周期。该系统初期主要应用于卡特彼勒成熟制造领域,而山工机械通过识别需提升环节持续优化,如今同一体系可覆盖两大品牌,大幅提升管理效能。
智能制造成为标准落地的加速器。焊接机器人、AGV、AI防错检测等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物联网技术贯通人机料法环,构建实时监控与预警网络。张建林特别强调转型关键要素:智能制造转型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创新的过程,需领导层引领与全员参与,通过数字技术打破数据孤岛。这种端到端的流程整合,支撑工厂在质量与交付速度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柔性产线设计更实现双品牌共线生产,让山工机械与Cat产品在同一条装配线高效运作。
全球与未来:双轮驱动下的创新突围
卡特彼勒强大的、由全球独立代理商和供应商组成的协作网络,为其创新产品与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代理商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帮助卡特彼勒以前沿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依托卡特彼勒百年积淀的代理商网络,山工机械品牌国际化进程实现质的飞跃。在卡特彼勒的支持下山工机械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加速实现落地,张建林表示。卡特彼勒全球分销渠道为山工机械设备提供海外销售、服务及信息传递的全链条支持,使其在新兴市场快速渗透。目前青州工厂通过卡特彼勒全球统一系统管理订单需求,结合柔性排产能力,有效应对不同区域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当下,客户需要既能解决他们当前问题,又能助力他们在数字化和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取得进步的解决方案。卡特彼勒正致力于对无人驾驶、可替代燃料、互联和数字化、电气化(AACE)这四大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投资。
面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和市场对技术变革的期待,山工机械品牌借力卡特彼勒技术平台同步布局前沿领域。2025年新推出的G系列电驱产品凭借性能与可靠性获得市场积极反馈,智能化与舒适性全面升级。张建林透露:无论是电气化、自动化领域,山工机械品牌或已研发,或已有产品上市。在卡特彼勒帮助客户建设更加美好、更可持续世界的宗旨驱动下,青州工厂将持续推进产品可持续升级。
结语: 六十七载扎根齐鲁,二十载融入全球体系,卡特彼勒青州工厂以双品牌协同与智造升级为双轴,构筑起覆盖研发、生产与全球营销的立体竞争力体系。当山工机械推土机与Cat大型装载机在柔性产线上协同共舞,当G系列电驱产品赢得客户认可,这座从弥河畔草房起步的制造基地,已成为卡特彼勒百年创新基因与中国本土制造融合的典范。站在未来百年的起点,青州工厂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与智能转型的实践,不仅为卡特彼勒全球战略提供关键支撑,更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全球化进阶树立技术融合与价值共创的新标杆。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