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办的新时期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煤矿高质量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已建成1238处安全高效煤矿,安全高效煤矿数量占全国煤矿数量的30%左右,贡献了煤炭行业约50%的城镇就业岗位、70%的煤炭产量和80%的利润
从1993年命名第一批12处高产高效矿井至今,已有30多年。“30多年来,安全高效煤矿蓬勃发展,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煤矿建设新路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说。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是煤炭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安全高效煤矿建设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在能源保供关键期勇挑重担,在改革攻坚阶段主动作为。
会上发布了《中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煤矿建设年度报告(2024)》,交流展示了矿工工装智能洗储成套装备、“井、地、云”一体化智能掘进技术、煤矿用动力电缆绝缘故障检测仪等20项安全高效煤矿新技术、新成果,表彰了2022至2023年度煤炭工业安全高效集团(矿区)、安全高效煤矿,以及原煤工效超100吨/工的安全高效煤矿、千万吨采煤队、千米掘进队。
“当前,我国建成了一批国际先进的现代化大型井工煤矿,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炭技术与装备研发制造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委主任康红普表示,未来,需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开采系统的可靠性,实现常态化运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孙守仁表示,新时期的安全高效煤矿建设,其评判标准将不再局限于安全、效率、效益等维度,而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的发展原则,坚持“全产业链共赢、全生命周期协同、全生产要素融合”的发展目标。这是实现安全高效煤矿高质量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
作者:本报记者陶冉 版面编辑:卢慧颖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