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要点:
1. 山西建龙年产5万吨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建设完成。
2. 以企业自有2×100M锅炉烟气为原料,采用化学吸收法捕集低浓度二氧化碳。
3. 标志企业碳减排领域突破,奠定低碳生产及绿色竞争力技术基础。
4. 联合大连化工设计院、大连理工大学研发改良型胺法提取工艺,攻克低浓度烟气捕集能耗高、设备腐蚀等行业难题。
5. 改良工艺较传统PSA法节省原料烟气、电、循环冷却水约30%,且蒸汽品质低、试剂消耗少。
6. 项目二氧化碳捕集效率超90%,年减少约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7. 配套提纯装置可将气态产品纯度提升至99.5%以上、液态至99.8%以上。
8. 投运后形成“捕集-提纯-利用”闭环产业链(应用于炼钢),年直接经济效益900余万元。
9. 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技术解决方案,带动周边二氧化碳深加工及低碳生态圈构建。
10. 未来将深化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拓展碳捕集应用场景,优化流程、提升能效,助力山西转型及国家“双碳”目标。
近日,山西建龙年产5万吨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建设完成。该项目以企业自有2×100M锅炉烟气为原料气源,采用化学吸收法实现低浓度二氧化碳高效捕集,标志着山西建龙在碳减排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企业构建低碳生产体系、提升绿色竞争力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据了解,针对低浓度烟气捕集能耗高、设备腐蚀等 “拦路虎”,山西建龙联合大连化工设计院、大连理工大学组建了专项技术攻关团队,成功研发改良型胺法提取工艺。相对于传统PSA法,该工艺生产每吨CO所需要的原料烟气、电、循环冷却水都要节省大约30%,且所需蒸汽品质低,消耗试剂少,攻克了行业难题。
据了解,该项目二氧化碳捕集效率超90%,每年可减少约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项目配套建设的二氧化碳提纯装置,能够将气态产品纯度提升至99.5%以上,液态产品纯度提升至99.8%以上。项目投运后,二氧化碳产品将直接应用于炼钢工序,形成“捕集-提纯-利用”的闭环产业链,预计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900余万元,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还可带动周边发展二氧化碳深加工产业链,构建低碳生态圈。
未来,山西建龙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进一步拓展碳捕集技术的应用场景,优化工艺流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国家 “双碳” 目标实现贡献更多“建龙”力量。
来源 | 建龙集团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