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要点:
1. 台风“丹娜丝”7月9日23时停止编号,交通运输部10日9时终止台风三级防御响应。
2. 受其残余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10-11日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强降雨,中央气象台发暴雨橙色预警,交通运输部启动防御强降雨二级响应。
3. 交通运输部要求强化“响应、巡查、管控”,突出防御性、针对性、时效性。
4. 加强红橙预警区域路段调度,加密巡查、及时管控;连续降雨提级巡查,紧盯复杂路段。
5. 降雨结束后保持巡查防滞后灾害,完善预警结束后管控取消措施,落实隐患排查和值班值守。
6. 北京:协同调度,接入气象和积水数据,发布提示,安排2900余人、1100余台设备,落实公路“133”防汛措施。
7. 福建:发送18批次2872条预警信息,应急队伍轮班巡查,橙色及以上预警每2小时巡查一次,及时处置积水落石。
8. 广东:24小时值班,“一路多方”联勤联动,统筹34支省级应急队伍,目标“30分钟响应、2小时到位、6小时抢通”,落实“防、抢、救”体系。
9. 江西:重点防范山区公路等易水毁路段,205处安装监测预警设施,信息化视频巡检提升响应速度。
由于“丹娜丝”强度进一步减弱,中央气象台于7月9日23时对其停止编号,交通运输部于10日9时终止台风三级防御响应。但受“丹娜丝”残余环流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10至11日,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仍有较大范围的强降雨,中央气象台10日晨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交通运输部同步启动防御强降雨二级响应。
7月10日上午,交通运输部领导调度北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求进一步强化“响应、巡查、管控”,突出强降雨防御响应措施的防御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加强红色、橙色气象预警区域内受影响路段的调度工作,对灾害风险路段加密巡查频次、及时采取管控措施。要针对连续降雨做好提级巡查,紧盯地质条件复杂路段实施重点巡查。要在连续降雨结束后继续保持巡查频次,严防地质灾害滞后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要完善预警结束后的管控取消措施,全面巡查确保安全后再开放交通。要全面落实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要求。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及时开展集中综合协同调度,同步接入气象监测数据和道路积水数据,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交通提示。全力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本轮降雨共安排2900余名道路应急抢险备勤人员、1100余台套机械设备,提前布控预置,落实落细公路“133”防汛措施。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进一步强化“响应、巡查、管控”,向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发送18批次共2872条气象预警信息提醒,应急抢险队伍开展轮班“拉网式”巡查,落实橙色及以上预警等级不小于2小时一次的巡查频次,对路面积水、边坡落石等突发情况及时管控处置。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充分依托全省在建重点交通建设工程,统筹组织全省34支省级应对汛期重大灾害应急队伍。紧紧围绕“30分钟响应、2小时到位、6小时抢通”目标,落实“防、抢、救”三位一体工作体系。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突出重点领域防范,对重点路段特别是山区公路、长大纵坡、桥梁隧道等易水毁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增加了巡查频次,在205处国省干线公路桥梁、隧道、边坡和较高以上风险路段安装监测预警设施,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公路视频巡检,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作者丨程璐
图片来源丨中央气象台 福州高速执法 中国交通报
责编丨牛聪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