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中国高铁,领先优势的源泉何在?

中国高铁,领先优势的源泉何在?

全文要点:

1. 第十二届世界高铁大会“高铁创新之旅”活动于7月9日举办,1200余名全球代表参与。

2. 活动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举行,集中展示中国高铁最新技术成果。

3. 代表关注中国高铁领先优势源泉,尤其是全球最快动车组CR450。

4. 开放6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制动系统、高速弓网关系等),支撑技术飞跃,被称“复兴号的摇篮”。

5. 制动实验室可模拟时速530公里工况,累积超6万小时试验数据。

6. 技术展中信息化智能化、新材料应用受关注,移动闭塞列控系统获好评。

7. 展示CR450AF/BF样车及CR400、CR220J等复兴号家族成员,适应不同环境。

8. CR450动车组4项关键指标超预期,将启动60万公里运用考核,适时投入运营。

9. 代表试乘CR400BF-GS智能动车组,体验50余种线桥隧场景,获国际好评。

10. 外国代表对中国高铁印象深刻,表达再次体验意愿。


灼热的北京午后,接近40摄氏度的地表温度并未阻挡Igor P. Kiselev的热情。这位来自俄罗斯的大高个儿,脖子上挂着徕卡相机,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巨大的环行铁道试验场上不停拍摄。

  “上一次来中国参加世界高铁大会,还是15年前。”Igor P. Kiselev指着眼前一字排开的流线型列车感叹,“变化太大了。”这些列车,是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

  Igor P. Kiselev是当天来到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的1200余名大会代表之一。这些来自全球的同行们满怀期待,参与7月9日下午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核心活动——“高铁创新之旅”。他们的目标直指一个核心问题:中国高铁,特别是备受瞩目的全球最快动车组CR450,其领先优势的源泉何在?

  答案的关键线索,隐藏在几座灰色的建筑里。在制动系统实验室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李继山站在镜头前。“速度与安全的平衡点在哪里?”面对提问,他指向身后设备说:“就在这里。”这个能模拟时速530公里极端工况的实验室,是世界同类设施中的佼佼者,已累积超过6万小时的试验数据。“它是中国高铁制动技术迭代的‘加速器’。”李继山说。

  当天,包括这个制动实验室在内,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向中外同行和记者敞开了6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大门——高速弓网关系、轮轨关系、交流传动、轮轴检测评估综合以及铁路5G创新等实验室。60多年来,这些实验室为中国铁路的每一次重大技术飞跃提供了坚实的试验支撑,堪称“复兴号的摇篮”。

  结束实验室的参观后,许多大会代表走进布置有中国铁路创新技术展的展厅。在通信信号展板前,国际铁路联盟(UIC)的法国工作人员Pierre Tane专注地比划着。“中国的移动闭塞列控系统追踪间隔如此之短,却能保持安全,太神奇了。”他对讲解员说,双手模拟着列车接近的动作。展厅内,涵盖移动装备、工务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琳琅满目。一位讲解员告诉记者,外宾们对中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新材料应用尤为关注,评价多是简洁有力的“Very nice”。

  室外,试验基地的轨道上,CR450AF和CR450BF动车组样车无疑是焦点。它们身边,CR400AF-S、CR400BF-S、CR220J等复兴号家族成员静驻一旁,如同工业展览馆的精密展品,无声诉说着中国高铁技术的广度与深度。

  “复兴号有着不同编组和速度等级,能适应中国西部强风沙、东北严寒、东部高湿等各种极端环境。”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赵红卫向围拢的中外记者解释道。高温下,许多参观者放下了遮阳伞,只为与这些“钢铁巨龙”合影。

  铁科院集团公司机辆所所长张波带来了关于CR450动车组项目的最新进展:“就已完成的试验数据来看,4项关键指标均超预期,后续将启动60万公里的运用考核。”这意味着,这款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距离正式载客运营又近了一步。张波透露,考核通过并取得型号许可后,CR450动车组将在“时机成熟时”投入运营。

  实车试乘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手持特制纪念车票的代表们登上CR400BF-GS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以100公里的时速穿行于试验中心环行线上精心设计的50余种线桥隧场景。车厢内,柔和的灯光和宽敞的空间让来自奥地利的Richard Neussl印象深刻。“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坐高铁。”坐在3号车厢14A座位的Neussl说,“朋友们推荐京沪高铁,如果时间允许,我很想体验一下。”

  不知不觉,试乘结束,“高铁创新之旅”活动画下句号,但中国高铁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许多国际代表心中。第一次体验中国高铁的英国桥梁工程师Hudson Taivo走下站台时说:“我一定会再来中国,带上我的家人体验中国高铁。”

  环行铁道试验场恢复了平日的宁静,但这场“创新之旅”激起的涟漪,正随着代表们归去的脚步,扩散向更广阔的世界。

文字:周琼

图片:佟一博 王玮 尤艇

编辑:孙晓远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