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宁德时代和塔菲尔(现正力新能)、蜂巢能源、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纠纷温故而知新,起底“锂电池行业纠纷”隐秘诉求

宁德时代和塔菲尔(现正力新能)、蜂巢能源、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纠纷温故而知新,起底“锂电池行业纠纷”隐秘诉求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前言

在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对未上市竞争对手的压制策略及上市后的竞争格局变化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课题。

一场场专利诉讼背后,是动力电池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技术护城河之争的生死博弈。

2020年初春,宁德时代一纸诉状将成立仅三年的塔菲尔新能源告上法庭,索赔1.2亿元。当时塔菲尔刚以4802.54% 的同比增速闯入国内动力电池厂商第七名。

这场被称为“国内首起动力电池专利侵权案”的诉讼,拉开了中国锂电行业专利战争的序幕。

五年间,宁德时代先后对塔菲尔(现重组为正力新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发起专利围剿,索赔总额超20亿元。而2025年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互诉索赔近9亿元的商业秘密纠纷,更将战火烧向上游材料领域。

01 专利战争的导火索:从技术同源到市场争夺

宁德时代与塔菲尔的恩怨,始于一群“出走的宝马项目团队”。2011年,宁德时代凭借为华晨宝马之诺1E项目提供的800页德文技术标准,正式踏入动力电池领域。

当时参与该项目的核心成员龙绘锦,在2014年创立塔菲尔前身,并带走了一批宁德时代的技术骨干。

同源技术埋下侵权隐患。当2020年塔菲尔装机量突飞猛进时,宁德时代迅速以防爆阀专利侵权为由发起诉讼。在国家专利局网站,以宁德时代和防爆阀为关键词能查到相关专利达144项

这些看似微小的零部件背后,是动力电池最核心的安全壁垒。

防爆阀主要解决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气体排放问题。宁德时代通过改进传统防爆片易提前爆开的缺陷,研发出能精确控制爆破压力的防爆装置。该技术直接关系到电池安全性能,成为诉讼的核心武器

02 诉讼背后的战略棋局:“养肥”与IPO狙击

宁德时代的专利诉讼时机选择极具战略考量。对塔菲尔的首次诉讼选在其装机量冲进全国第八的关键时刻;而对中创新航的1.85亿元诉讼,则精准卡位在其2021年IPO关键期。

这种“养肥”策略在行业内已是公开秘密。锂电分析师王科曾直言:“专利侵权案的被告方市场越大、赔偿越多,因此‘养肥了再’向来是专利纠纷的常规陷阱。”

司法狙击IPO效果显著。塔菲尔在遭遇累计2亿元索赔诉讼后,IPO进程受阻,最终重组为正力新能;中创新航虽成功上市,但与宁德时代的专利纠纷使其估值承压,赔偿金从一审的5.18亿元降至2030万元

03 龙头企业“四维压制”:专利战背后的隐秘诉求

头部企业构建了专利战消耗、供应链卡位、客户绑定、人才封锁的四维打击体系。

供应链长单锁死上游资源。宁德时代与天齐锂业等矿企签订长协,抬高材料成本挤压二线厂商利润空间。当2023年碳酸锂价格飙涨时,缺乏长单保护的中创新航毛利率一度跌破6%,而宁德时代仍维持在20% 以上。

客户绑定与价格战双管齐下。通过“锁量定价” 协议(如对特斯拉的独家供应条款),头部企业同时以规模优势压低报价。当广汽埃安试图扶持中创新航作二供时,宁德时代立即启动专利诉讼反击。

竞业协议构建人才护城河。2019年宁德时代严查竞业协议,“从2018年1月1日离职员工查起”,多名前员工因加入蜂巢能源等竞对被起诉。

04 二线厂商的生死突围:技术差异化与资本破局

面对专利围剿,二线厂商探索出三条突围路径:

技术代际差突破封锁。海辰储能主攻587Ah大电芯,其“全极耳+液冷”技术使循环寿命达12000次(行业平均8000次),在电网级储能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中创新航则押注“高锰铁锂”路线,使其2023年PE一度达宁德时代的1.8倍

上市打通资本血脉。中创新航2022年港股IPO募资101亿港元后,产能扩张速度从10GWh/年跃升至25GWh/年,实现从“以价换量”到“量价齐升”的转变。

重构专利攻防体系。2024年10月,中创新航首次反诉宁德时代侵犯“液冷板式电池模组”等四项专利,单笔最高索赔5.6亿元,累计索赔额达10.07亿元

05 司法变革与技术秘密:6.4亿赔偿的威慑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中创纪录地判决6.4亿元赔偿,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该案中,威某汽车通过有组织挖走近40名吉某集团技术人员,在无技术积累情况下快速推出威某EX系列电动车。最高法通过整车销售数量(81733辆)及平均售价计算侵权获利,并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

判决创新性地明确了停止侵害的具体措施:

  • 销毁所有载有技术秘密的图纸及数模

  • 禁止处分涉案12件专利

  • 按日计付100万元迟延履行金

这种精细化司法保护为动力电池专利诉讼提供了新范式。在宁德时代诉塔菲尔案中,福建高院创新采用“侵权产品总储电量×单价×合理利润率×专利贡献率”公式,将原本1.2亿索赔精准核定为2330万元赔偿。

专利战争的终局是技术标准的争夺。当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围绕“液冷板式电池模组”专利互相索赔超10亿元时,海辰储能正联合阿特斯、宜宾中车推动587Ah大电芯标准落地。

全球动力电池竞争已从产能规模转向知识产权生态构建。截至2025年,比亚迪拥有23159项电池专利,国轩高科3500项,均高于宁德时代的3055项。

二线厂商一旦突破专利封锁并建立自有技术体系,便有希望复制中创新航上市后全球份额跃居第三的逆袭之路。而这场围绕知识产权的战争,终将推动中国锂电产业从价格血拼迈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行业洗牌远未结束。随着欧盟启动对中国电动车电池供应链调查,以及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设置本土化比例门槛,中国电池企业出海面临更高专利壁垒。那些成功构建“专利-标准-生态”三角防御体系的企业,将在全球能源革命的浪潮中掌握真正的话语权

01 龙头企业压制未上市对手的常规手段

  1. 专利战消耗资源

    • 宁德时代曾对塔菲尔、中创新航发起专利诉讼,索赔金额高达数亿。未上市企业融资渠道有限,法律战会消耗其现金流并影响IPO进程(如塔菲尔IPO受阻后重组为正力新能)。

  2. 供应链卡位

    • 龙头通过长单锁定上游锂资源(如宁德时代与天齐锂业合作),抬高材料成本,挤压二线厂商利润空间。

  3. 客户绑定与价格战

    • 利用规模优势对车企客户给出更低报价(如宁德时代对特斯拉的"锁量定价"),同时通过竞业协议限制客户选择二线电池厂。

  4. 人才争夺与舆论压制

    • 蜂巢能源通过高薪挖角核心人员,宁德时代曾与其产生竞业限制纠纷。事实上,通过竞业限制手段,确实可以达到追杀,从而制造寒蝉效应的效果。另外,龙头企业或在行业报告中强调"产能过剩",影响投资者对二线厂商的信心。

02 为何上市后对手更难压制?

  1. 资金壁垒被打破

    • 上市后融资能力跃升:中创新航2022年港股IPO募资101亿港元,2023年又通过可转债融资5亿美元,使其产能扩张速度从10GWh/年提升至25GWh/年。使得中创新航,从早期的价格换空间,以价换量,到现在实现量价齐升。

  2. 客户谈判筹码增加

    • 车企为供应链安全会主动扶持二供:广汽埃安在中创新航上市后将其采购占比从20%提升至35%(2023年-2024年数据)。2024年-2025年,因为竞争中创新航的份额有所下降,宁德时代,与广汽息息相关的因湃和巨湾的份额得到提升。

  3. 专利战威慑力下降

    • 上市公司的司法透明度更高,如中创新航上市后与宁德时代专利纠纷的赔偿金从5.18亿元(一审)降至2030万元(二审)。

  4. 估值管理需求

    • 龙头企业在行业成长期需要维持"适度竞争"叙事,过度打压可能引发反垄断监管(如欧盟已启动对中国电动车电池供应链调查)。

03 海辰储能的案例分析

  1. 当前压制迹象

    • 技术路线压制:海辰主攻587Ah、1175Ah大电芯(量产在即),而宁德时代已推出314Ah的"核电级"储能电芯(已于2024年Q1发布),也在争夺第三代储能电芯的标准定义权。目前,587和684的争夺白热化,双方各说各好。

    • 客户争夺:海辰储能,通过海博思创中标华能集团项目,低价和宁德时代抢标。

  2. 上市后的破局点

    • 产能兑现能力:若其厦门基地50GWh产能(2024年底投产)达产,可能冲击储能电池15%的市场份额(目前宁德时代占比35%)。

    • 技术差异化:海辰的"全极耳+液冷"技术可使循环寿命达12000次(行业平均8000次),这在电网级储能中有独特优势。

投资分析建议
  1. Pre-IPO阶段关注点

    • 法律风险:核查专利侵权未决诉讼(如海辰现有16项专利在复审中)。

    • 客户结构:单一客户占比超过30%的企业上市估值可能打7-8折。

  2. 上市后的博弈机会

    • 二线厂商上市后6-12个月通常会出现技术路线重新定价(如中创新航的"高锰铁锂"路线使其2023年PE一度达宁德时代的1.8倍)。

    • 关注海辰若在2025年10月IPO,其储能电池毛利率能否维持在18%以上(当前行业平均14%)。

结论

行业规律显示,上市确实是二线电池厂的关键转折点,但突破效果取决于:

  • 技术能否形成代际差异(如中航的"One-Stop Bettery"技术和海辰储能“MIC大电芯”技术)

  • 是否绑定爆发性下游(如海辰与阿特斯、海博思创、宜宾中车的合作)建议建立"上市进度-产能爬坡-毛利率"三维跟踪模型,在IPO过会至上市首日期间布局可能被市场低估的二线标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自互联网信息深度真核,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用于技术分享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感谢关注!

-----------------------------------------------------------------

0、重磅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PACK设计课程从入门到精通40讲+免费分享篇》视频-2025年课程安排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4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1、独家 | Ansys Fluent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热仿真从入门到精通28讲-2023年课程安排(电池包热仿真)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