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检查组在对贵阳市开阳县一家磷矿企业进行“四不两直”暗查暗访时,发现该矿存在19项安全隐患,其中8项属于重大隐患。该矿被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予以关闭,企业相关负责人被以涉嫌危险作业罪移送司法机关,8名公职人员被移送纪委监委调查处理。
该矿查出的8项重大隐患
细看这些重大隐患
包括矿长带头布置隐蔽工作面
提供虚假反风试验资料
掘进巷道无任何支护等严重违法行为
每一项看了都让人触目惊心
↓↓↓
打开密闭布置隐蔽作业面
当天,检查组在查阅企业提供的“开拓系统及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等图件时,发现1244水平以上部分采掘作业区均未如实上图且也未公示。
很快,检查组在企业电脑上查到另一份开拓系统图,发现其上清晰标注了上述作业地点,且上述采掘作业地点均未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在铁证面前,该矿矿长不得不承认,2024年8月28日,由其本人组织矿领导班子成员召开关于1300片区采矿事宜会议。此次会议决定,打开1244巷道21号密闭墙,从1244巷道东翼穿到西翼,再进入西翼探明残余矿石情况。
检查组指出,1244水平以上部分采掘作业点无设计开采矿柱,矿方未按设计要求及时封闭采空区,反而打开封闭开采矿柱和薄矿体,属于在采空区内开展采掘作业活动,还擅自开采、损毁安全矿柱,是严重违法行为。
隐蔽工作面作业现场
井下发现的一处隐患
“三违”行为随处可见
当天,检查组发现,该矿采掘作业班组3名工人、运输班组8名作业人员和1名机电技术员作业时均未携带自救器。同时,2名工人未穿戴工作服等劳动防护用品。
检查组指出,自救器是发生意外时确保工人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按规定携带并在规定时间内正确佩戴。
检查组进一步检查发现,该矿还存在雷管炸药乱堆乱放、工人在井下吸烟、用电炉取暖等严重违法行为。
此外,该矿下井人员出入矿井居然不进行登记和检身。
在该矿,“三违”行为随处可见,从矿长到工人都已习以为常。对于查出的隐患问题,检查组忧心忡忡。
工人未携带自救器
检查组发现的一处隐患
处理情况
当天,检查组对该矿下达撤出井下作业人员指令书,并将违法违规问题提级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置。
贵阳市政府对检查组移交的问题线索高度重视,指定由贵阳市应急管理局依法吊销该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予以关闭。同时,对矿山相关负责人以涉嫌危险作业罪移送司法机关,对8名公职人员移送纪委监委调查处理
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
消除一个隐患,增添一份安全
矿山企业从业者对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做到应知应会,才能增强隐患排查意愿、提升隐患排查能力
着力实现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处置
↓↓↓
相关政策法规
为了准确判定、及时消除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
2022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制定印发了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矿安202288号)
列举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和尾矿库64种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
2024年又印发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补充情形》(矿安〔2024〕41号)
补充了8种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
判定标准补充情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稿件作者 张安妮 中国煤炭报综合整理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