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鞍钢资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及鞍钢集团本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落实鞍钢“双核”战略,强化挖潜增效,提升产量规模,圆满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实现“双过半”目标。
齐 矿
齐矿克服原矿品位下滑、采场产能受限等挑战,用全局思维统筹谋划部署生产经营工作,强化重点部位采掘,动态调整生产组织,以“生产强、设备稳、安全实”的攻坚姿态,全面开启奋战模式,提前三天实现“双过半”目标。
今年以来,该矿建立生产指标实时跟踪机制,根据矿石储存条件动态调整采剥计划,统筹推进剥岩组织与技术攻关,实现供矿量质俱达标。严格落实设备故障分析及综合评价工作机制,围绕粗破、细破和球磨等选矿产线主要工序,加强巡检频次,保证磨选系统稳定、高效、长周期运行。组织模拟火灾、采场防汛、应急救援等多场景实战演练,全面提升职工复杂场景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为顺利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夯实基础。
鞍千公司
鞍千公司聚焦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强化安全管理,优化生产组织,夯实设备运维,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稳定高效。上半年,铁精矿产量超计划6.7%,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双过半”。
该公司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对边坡、排土场、采场行车等重点部位专项检查,16项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实施淘洗溢流路径、筛板尺寸及磨矿介质优化,持续提升台时效率,有效弥补了生产高品位铁精矿的产能损失。充分发挥分质分选优势,突出产线提质降尾和提质增产,输出端执行配比输出,保证产品质量。实施衬板长寿化攻关,半自磨机作业率达到85%以上。对核心设备实施动态监控,超前识别及解决设备异常状态,两条产线可开动率均达历史最好水平。
弓联运
上半年,弓联运主动出击、周密部署,克服冬季天气寒冷、频繁降雪给铁路运输造成不利影响等诸多困难,超计划完成铁矿石过磅量30.7万吨,铁矿石周转量212.3万吨·公里的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半年红”。
年初以来,该公司逐级压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严格遵循精准化生产组织管理办法,全力抢抓生产黄金期,不断提升铁矿石运输上下游各环节服务水平,科学增加专组列车自翻车台数,强化选矿栈桥、岭东贮矿场等关键部位衔接管理,铁运周转效率持续提升,为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弓井下
在时间与任务的赛道上,弓井下一路疾驰,成功达成“双过半”目标,上半年矿石超产27.18%,富矿超产2.4%,为全年的生产经营奏响了激昂的序曲。
该矿统筹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压减调整修理费用占比提升费用使用效率,制定多项节能措施降低非生产能耗支出,实现能源降本;加强爆破组织循环,提升汽运输出组织开展“空场回采+诱导冒落”等方式回采窄矿体富矿创造全新增利点;坚持运维服务全局,设备部门合理组织定修消除设备隐患,动态调整空压、水泵机组计划启停,确保负荷平稳实现高效率运行。下一步,该矿将以实际行动开创建设“世界级产品”重要生产基地新局面,助力鞍钢矿业高质量发展。
能源管控
能源管控以安全为基石,以效益为核心,上半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双过半”目标。
安全管控严实现。隐患排查整改“动真格”,168项隐患整改率达97%。全员安全培训覆盖千余人次,应急演练6场提升实战能力。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保持100%,设备本质安全有保障。智能电网加速跑。高效推进设备升级,多座变电所高能耗变压器“焕新”,快速断路器、无线测温系统上线,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与运维智能化水平。东烧125#变电所扩建主体完工,西鞍山、天然气直供项目稳步推进。降本增效出实招。通过变压器减容、优化电费结算模式及争取力率奖励,1-5月电网损失率低至0.96%,优于挑战目标。绿电推广与节能技术应用齐头并进,全员节能意识持续增强。
弓露天
弓露天紧盯全年铁矿石挑战目标,克服产能不足、空区多发、安全生产难度大等多重挑战,精心组织生产,合理调整布局,筑牢安全防线。持续加强采场生产组织和矿石回收能力建设,推进采区岩石内排和境界优化,拓展采场生产空间。加大空区探测治理力度,优化矿石回收部位,稳步提升供矿能力。针对安全生产风险突出问题,开展空区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和消防安全实战演练,提升应急管理综合保障能力。
弓选厂
弓选厂紧盯“双过半”目标任务,高站位谋划工作举措,充分发挥生产组织、设备管理和劳动竞赛的协同联动作用,全力以赴在提产增效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该厂针对大量回收矿入选、矿石可选性差、生产组织难度大等难题,严抓生产指标管控,围绕工序标准化操作、工序过程管控、工艺纪律管理全面发力,实现铁精矿品位超计划0.03%。加强设备点检维护,科学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提高设备检修的预见性、可知性。注重检修过程控制,将完善设备功能精度融入检修全过程,主体设备开动率同比提高3.5%,实现设备检修周期良性循环。
大 矿
年初以来,大矿克服充填生产组织不顺畅、生产工艺流程不清晰等诸多不利因素,通过系统思维谋划充填生产任务,千方百计解决瓶颈问题,实现了充填生产稳定顺行。上半年,处理尾砂量630万吨,充填高度93米。
该矿在公司指导下,组织充填公司、矿建公司等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系统研究解决沟通不畅、各自为政及生产工艺“卡脖子”等问题。对1#、3#充填站进行多次梳理排查、消缺整改,仅阀门一项就更换72个,找准了问题症结,逐一化解难点堵点,保证了充填生产顺行。同时,优化筑坝方案,采用T字形三区筑坝方法,通过分区充填、分区沉淀、排水,增加筑坝力量,解决了筑坝滞后问题,保证了充填作业的连续性。
(来源:鞍钢资源
-----------------------------------------------
免责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中矿协所有,转载需取得授权,中矿协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中矿协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有关问题,请联系中矿协(010-87767390)处理。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微信公众号ID:mmac2014)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