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中铁各单位铆足干劲
加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相继完成系列重要节点
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7月6日,中铁大桥局参建的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遂大高速作为江西省“10纵10横21联”路网中第9纵的核心段落,全长126.9千米,设计时速100千米,双向四车道。遂大高速项目起点位于吉安市遂川县堆子前镇移山村,与宜遂高速相接,途经遂川县、上犹县、崇义县和大余县,最终在康大高速呈T型交叉相连。遂大高速的建成通车,将完善赣西南交通网络,大幅缩短赣南革命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时空距离。
“乌海号”TBM在乌海抽水蓄能电站排水廊道顺利始发
7月1日,由中铁工业旗下中铁装备研发制造的“中铁1080号”(又称“乌海号”)小转弯半径硬岩掘进机(TBM)在乌海抽水蓄能电站排水廊道工程中顺利始发,标志着这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乌海号”TBM作为中铁装备的成熟产品,此前已在缙云、天台、岫岩三座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成功应用。该设备开挖直径3.53米,整机长度75米,采用模块化智能设计,符合国际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其创新搭载的“智能导向系统”“围岩实时监测”“远程智能控制平台”等自主技术,实现了“探、掘、护、测”一体化协同作业,显著提升了施工安全性和效率。
兰合铁路全线最长Ⅰ级高风险隧道关键段贯通
7月1日,中铁七局承建的兰合铁路控制性工程——西固隧道1号斜井至2号斜井左线实现贯通,标志着兰合铁路关键线路取得新突破,为后续全隧贯通及铺轨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固隧道横跨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与临夏州刘家峡,是兰合铁路全线最长的Ⅰ级高风险隧道,采用双线隧道设计,其中左线长22055米,右线长21866米。该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穿越多条区域性断层,面临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活动断裂带及富水构造等Ⅰ级高风险挑战,施工组织难度位居国内同类工程前列。项目团队借助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动态调整施工参数,成功攻克多项技术瓶颈。
西北最大高铁枢纽西安东站主体结构封顶
7月1日,中铁三局参建的西十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西安东站高架层混凝土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工程主体“骨架”全面完工,正式转入钢结构屋盖及装饰装修阶段。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关键节点,西安东站以13台27线的宏大规模领跑西北。施工中,针对国内最大尺寸预应力箱梁,项目部创新结合“桥建合一”结构体系,中铁三局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张拉、压浆一体台车设备,实现了预应力张拉过程的自动同步与高精度补偿,开创了房建领域大体积预应力箱梁自动化施工与预应力高精度控制的全新质量控制路径。
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通车运营
6月30日,中铁一局参建的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正式通车运营,为沈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完善与东部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线路西起既有1号线黎明广场站,东至双马站,全长16公里,设车站10座。贯通运营后,沈阳地铁1号线长度将增至44公里、沈阳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204公里。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以“旅游快线”定位,将串联起中心城区与东部旅游板块,极大便利市民出行,有力推动城市东部区域经济发展。
南昌地铁3条延长线同步开通运营
6月28日,中铁一局、二局、三局、四局、五局、电气化局、上海局等参建的南昌地铁1号线东延线、北延线以及2号线东延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共同串联机场高铁枢纽,标志着南昌正式迈入“空轨换乘”时代。南昌地铁3条延长线的开通运营,强化了南昌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将昌北机场、南昌西站、南昌火车站、南昌东站四大综合交通枢纽进行串联,构建起“航空、铁路、地铁”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布局。
END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邵军体
内容来源丨相关单位
中国中铁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