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兰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甘肃首条控股合资铁路的运营主体,在甘肃铁投集团坚强领导下,立足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特点,创新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铁路运营管理体系。公司坚持“遵守协议基本条款、尊重既有管理模式”原则,明晰“资产管理、能耗管理、运营监管、安全监管”职责,以高铁能耗管理为突破口深化路地协同。面对资产方(公司)作为能源管理者与运营方(受托单位)作为能源使用者的职责定位难题,公司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控股铁路管理模式,为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提供了有益示范。
(一)主动求变,切实转变能耗管理理念
转变思维,重塑能耗管理理念一是突破传统思维惯性,横向了解掌握其他生产及服务企业能耗管理经验,切实扭转传统管理模式中“一托了之、无处作为”的旧观念,打破能耗“用管”两张皮的困境。二是主动走出舒适区,积极介入高铁运营管理工作,与委托运输单位紧密合作,找准公司功能定位,逐步确立“以我为主、同向发力”的新思路。三是重构管理工作关系,双方坚持目标同向、协同发力,合作推动用管一盘棋的能耗管理新理念。
与时俱进,紧盯国家政策变化。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打破传统垂直一体化垄断模式,引入竞争机制,使得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能够在市场规则下进行电力交易,针对一系列政策出台带来的变化,高铁运营单位作为用电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可以通过市场化交易享受更合理电价和优质服务。
结合自身,分析行业发展规律一是分析用电计量模式由单一制转向分段制、固定单价转向为浮动单价等电力市场改革带来的变化,深入研究铁路作为用电大户如何在改革中维护自身利益二是分析高铁运营用电管理的特点,全面分析银兰高铁(中兰段)开通两年以来峰时、平时、谷时的用电情况,反复核算推演,分析研判公司参与市场化电力交易后的利弊。
(二)深入调研,理清能耗管理基本思路
调研分析重点、难点一是与省内外铁路公司、售电企业、发电企业等全方位多维度沟通交流,学习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成功案例及反面教材,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公司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可行性。二是在广泛调研、开展前期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判公司能耗管控的重难点问题,确定公司能耗管理基本思路
研究确定突破点、发力点一是在交易电量申报上下功夫,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代理售电公司参与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二是在控制能源消耗量上下功夫,突破能耗管控上“被动认账”的行业现状,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发力、破解行业管理难题
(三)抓在日常,全面提升能耗管理成效
建立能耗管理体系。一是公司与运营单位现场调研水、电、暖等各项能源使用情况,在积累分析上年数据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年度能耗指标,下发运营单位严格执行,进行量化管理二是建立月度经营分析制度,对公司各项能耗情况对照预算进行认真分析,及时跟进掌握管控情况。
强化数据分析支撑。一是结合节假日客流高峰、季节性用电、列车季度运营图调整等高铁运营特点,合理预判用电量,提升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准确性、前瞻性。二每月复盘分析上月电费情况,监督代理售电公司电力交易成效,研究谋划次月交易策略,不断提升交易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用电成本。
抓实抓细检查督导。一是利用“网上国网”等平台,实时掌握现场能耗情况,对数据异常等情况及时与能源供应、高铁运营单位沟通,及时进行纠偏。二是严格控制能耗用量。每月与国网公司、燃气公司、供水公司等能源供应单位核算各项能源用量运营单位共同做好水、电、暖等各项能源使用情况写实,“严控总量、杜绝超量”,最大限度控制用量
2025年上半年,公司管段能耗管控成效显著。在用电量增长4.8%的情况下,电费同比下降11.6%,单价较上年同期下降达15.7%;燃气费较上年同期下降11.4%,水费同比下降13.3%
供稿:中兰铁路公司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