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中国铁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指导工作,提出“五大人才培养工程”,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越来越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为公司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基层强,则企业强;基层兴,则企业兴。项目是创誉创效的“主战场”,是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线阵地”,是干部职工追求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平台”。作为项目的“领头雁”,项目经理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优劣,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中国铁建高度重视项目经理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推进长周期考核,围绕“4阶段22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力争打造一支策划能力突出、执行能力突出、管控能力突出、团队建设能力突出的优秀项目经理梯队。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经理队伍建设,中国铁建今年开展特级、一级项目经理评选工作,经认真考察、层层筛选,田红星等28人获评中国铁建“特级项目经理”“一级项目经理”。为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官微特刊发4名“特级项目经理”优秀业绩,激励广大项目经理见贤思齐,以先进为标杆,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在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高质量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贡献更加澎湃的力量。
田红星,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现任中铁十一局长株潭西环线项目经理,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25年被评为中国铁建特级项目经理。
田红星在施工一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田红星牢记初心使命,主动为企业分忧,先后承担许禹公路、临策铁路、乌锡铁路、呼准铁路、浩吉铁路、长株潭西环线等重难点工程的管理工作,始终保持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精神,以实干实绩诠释使命担当。
2013年2月,田红星任呼准铁路黄河特大桥项目经理。该桥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跨越黄河主河道,存在168米刚构连续箱梁悬臂浇筑、48米节段箱梁智能拼装等诸多工程难题。他斗志昂扬地说:“困难面前,更需实干。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成功攻克施工难题,掌握六大核心技术,建成了全国最长的墩梁刚性连接的连续梁铁路大桥,收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为呼准铁路这条国家能源运输大通道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成通车后的呼准铁路黄河特大桥
3年后,田红星调任浩吉铁路20标项目经理。为高质量建设这条国家“北煤南运”战略运输通道,他坚持“以快制胜”的工作思路,充分调配资源,推行“施工重点包保责任状”管理、项目班组长质量责任制,并坚持每周带领管理人员深入一线检查,现场通报安全质量进度情况,项目管理水平得到各级领导认可。他还加强成本管理,提前规划施工组织,经常性开展成本、效益和二次经营创效分析工作,项目实际收益率超过目标责任预算收益率。该项目连续4年获评业主年度先进集体,并在2016年上半年信用评价中位列浩吉公司31家施工单位第二名。“我们还建成了国内重载铁路跨度最大的部分斜拉桥——浩吉铁路汉江特大桥,斩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他自豪地说。
建成通车后的浩吉铁路
2020年3月,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田红星勇挑重担,只身一人奔赴长沙,任长株潭西环线项目经理。该项目为EPC模式总包,如何做好各专业之间的施工协调是一大考验。当时红桥站内同时有几十个专业交叉施工,他果断决策,及时组建现场调度指挥中心,现场解决施工队困难,确保施工紧密高效,打造了全线标杆车站。他还大胆创新,多方协调,将折返线矿山法改为大盾构施工,开创了长沙市轨道交通领域大盾构施工先河。
建成通车后的长株潭西环线
从见习生到资深项目经理,他深耕一线,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用匠心筑就了一项项精品工程,培养了大量懂技术、能干事、敢作为的优秀管理骨干,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智慧和汗水。
现在,年近六旬的田红星依然奔波在施工现场。他坚定地说:“36年栉雨沐风、初心不改,我将一如既往冲锋在前,努力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