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晨雾未散,滨绥铁路旁身着橙黄工装的汉子们轻敲轨枕,脆响惊起灌木丛中几只山雀。牡丹江工务段综合维修车间职工麻晓声抹了把额角的汗珠,继续干活儿,这是他在铁路上坚守的第十六个年头,工会组织一直温情陪伴。
2016年,随着一对早产龙凤胎的到来,麻晓声的人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孩子出生就被确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的铁路家庭陷入困境。正当这位年轻的父亲手足无措时,段工会主席带着帮扶慰问金叩响了他的家门:“职工的冷暖是工会的牵挂,这道坎咱们一起过。”
自此,一场持续9年的爱心长跑开启。工会不仅帮助麻晓声联系了省城专业康复中心,而且建立起“日常帮扶+专项助学”精准帮扶机制。孩子们牙牙学语时,段女职工委员会组建的“爱心妈妈”志愿队定期到家里探访;义务教育阶段,开学季工会干部都会送来崭新的书包和文具;每个冬季,崭新的羽绒服必定早于雪花到达这个家庭。两个孩子在工会构筑的温暖港湾里阳光成长。
今年端午节前夕,车间工会主席再次走进麻晓声的家,不足60平方米的小屋里,20余张红色慰问信如枫叶般装点着白墙,信尾那句“工会永远是职工的家”已深深镌刻进两个孩子的成长记忆。“叔叔,我能给奶奶读报纸了!”绑着蝴蝶结的小姑娘拉着工会干部的手骄傲地说。工会多年的帮扶让这个家庭重焕生机:两个孩子已基本痊愈,乖巧懂事;麻晓声为了给孩子治病欠下的近40万元外债已经还清;因工作表现出色,麻晓声荣获段2024年度先进生产者。
“欠的外债已经还清了,我现在有能力照顾好一双儿女,感谢组织多年来对我的关心与帮扶……”今年,麻晓声主动放弃了申报“一类帮扶”职工的机会,希望把帮扶的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如今,麻晓声一有空就会到车间后勤保障组义务奉献。“把收到的温暖传递下去”是他最朴素的信念
这样的爱心接力从未停歇。多年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教育支持、智力支持为突破口,着力构建“1+1+N”常态化助学机制,编织“哈铁助学爱心网”,自2021年以来,累计资助职工子女2662人,支出资金160余万元
检修完最后一段线路,麻晓声将沾满铁锈的手套塞进工具包。在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的困难职工档案中,麻晓声的状态已悄然转为“主动退出”,但段工会的走访名单里,这个家庭依然被标着五角星备注。正如钢轨与道钉历经岁月仍紧密相嵌,工会构筑的避风港永远为职工亮着温暖的灯光。
(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人员姓名为化名)
来源:铁路总工会
编辑:金炫美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