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江淮大地烈日炎炎,由中宣部及国家部委领导率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国发展改革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金融时报等在内的数十家中央主流媒体组成的“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在省市县宣传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共同走进全柴,亲身体验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的融合发展。
探访智造一线 见证硬核实力
调研行的首站,是全柴金加工“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高度自动化的柔性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依托5G网络低时延、大带宽的特性,结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全流程透明化管理、质量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这里每一个零件的加工轨迹、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都实时汇聚在‘云端大脑’,驱动着生产决策的优化。”一位记者在参观笔记中如此记录。
随后,采访团来到车用国六发动机智能化工厂。这里高度集成的自动化装配线,关键工序均由机器人精准完成,视觉检测系统确保每一台下线发动机都达到质量标准。该工厂不仅实现了国六b排放标准的稳定达标,更在燃油经济性、可靠性等核心指标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是支撑全柴在商用车动力市场的基石。
在全柴展示中心,从艰苦创业的筚路蓝缕,到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的厚积薄发,一幅全柴发展画卷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全柴发动机产品矩阵覆盖商用车、农业装备、工业车辆、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多个领域,彰显出市场的广泛布局与深厚积淀。展板上清晰地展示了全柴立足当前、放眼全球的战略规划:持续深化传统动力技术的升级,积极拓展新能源动力领域,加速推进全球化市场的开拓进程。
思想碰撞:共话智造未来
一场深度交流的座谈随即展开。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全柴动力最新宣传片,光影之间浓缩了企业的光辉历程和创新基因。随后,采访团详细听取了全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情况与应用成效,平台不仅是生产管理的神经中枢,更是连接客户需求、优化供应链、驱动服务创新的重要纽带,是打造"数字全柴"的核心支撑。
请滑动图片看组图
会后自由采访环节
进入媒体提问和自由采访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双碳"目标下的技术路线与新能源布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保持优势等问题,全柴动力董事长徐玉良、总经理刘吉文及各主要部门负责人坦诚作答,既分享了企业在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国际化拓展等方面的战略思考与实践经验,也不回避转型中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此次"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全柴,数十家中央核心媒体集体聚焦,省市县三级宣传系统协同参与,无不彰显国家对实体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对以全柴为代表的制造业创新实践的充分肯定。
通过精益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赋能,今年第一季度全柴发动机销量同比增长15%,跻身行业前三,其中海外出口同比增长50%。
全柴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规划下一步发展路径:一是深化智造升级,将数字化、智能化贯穿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全链条,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智慧工厂;二是加速绿色转型,在巩固发动机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全力推进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三是开拓全球市场,依托技术优势与品牌积累,推进海外销售持续快速增长;四是强化开放合作,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在数字与智能的浪潮中全速前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2025 年“活力中国调研行”:由中宣部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开展的主题采访活动,安徽省与北京市、广东省并列同属于第一批,既是今年“十四五”收官之年的重大宣传活动,又是展示安徽发展成绩的重要平台。
全柴动力国际宣传片(中文版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