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特别策划:混凝土企业安全创新管理与实践

特别策划:混凝土企业安全创新管理与实践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选自《商品混凝土》杂志2024年第5期

特别策划:混凝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生产技术创新

混凝土企业安全创新管理与实践

廖万能,吴铭生,傅军

[摘要]本文作者从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自己企业对于安全创新管理的相关经验与实践。

[关键词]混凝土企业;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安全激励

混凝土企业安全事故频繁出现,传统行业安全模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的理念,应从思想上行为上根治违章,侥幸冒险等行为,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从安全理念认知到行为执行,创建安全技术支撑,提供有力的本质安全保障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安全文化。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企业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并以我司为例,从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企业对于安全创新管理的相关经验与实践。

混凝土企业常见安全事故分析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规定,按照事故类型分析,事故居前五位的为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物体打击和坍塌。

(2)从生产工序安全事故可分为:材料运输车辆安全事故、原料配料输送安全事故、生产工序控制安全事故、装载机安全事故、筒型储库人工清理安全事故、搅拌机安全事故、罐车运输安全事故、吊车事故、现场坍塌事故。

相关资料显示,混凝土行业发生的事故中装载机和车辆运输安全事故最为突出。

(3)运输车辆、皮带输送、装载机、搅拌机是安全管理关注的重点。

管住所有车辆安全就达到了80%的安全目标;坚持出车前标准化检查,行驶过程标准化跟踪,坚持车辆质量标准化,驾驶技术标准化,驾驶人员行为标准化。

企业安全理念: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前提

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前提。“用管化工安全”的理念管理混凝土企业安全;企业决策人对安全的理解重视,建立健全了集团公司四级安全管理机构,配置了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结构合理实行安全垂直领导,做到了横向学习/培训/警示教育行业安全案例;纵向集团公司/子公司安全事故回头看。

安全红线底线不可逾越,安全是根,安全是本,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永远都在路上。

安全工作必须做到:认识到位,认知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

安全可以演练,生命不能彩排。

安全文化的导入,规范安全制度

(1)安全禁令:严禁酒后上岗,严禁无有效证件进行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严禁未经许可进行危险作业,严禁违章指挥和强令他人冒险作业,严禁违反“上锁、挂牌”程序,严禁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严禁未经许可停用或摘除安全联锁、报警。

(2)安全分享:对行业安全案例进行学习分享,针对全国安全事故进行警示教育培训,在集团公司内部进行安全事故培训学习,对本公司历年来安全事故从头看、反复学习。

(3)安全宣誓:遵守公司安全操作规定,遵守公司安全行为规范,“四不伤害”。

(4)岗前培训:严格执行三级培训教育,培训合格才能进入岗位;必须获得安全培训资格证书;所有管理人员需参加安全管理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将安全管理人员的七项职责作为工作标准。

(5)考评:个人、班组、工段、部门每个月组织安全绩效评定,实行安全一票否决权,记录KPI绩效分配。

行业安全管理特征,杜绝岗位安全盲点

混凝土企业设备伤害频繁,皮带机事故、清库塌坍事故、装载机及车辆道路事故、吊装载事故频发,其主要原因在于相关人员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凭经验操作指挥,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1)演练:公司年初根据应急预案制定每月应急演练计划,每月各工段依据演练计划有序开展,同时针对各属地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并通过演练,达到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百日安全活动/安全月活动:每年5月将对6月安全生产月进行筹划并下发相关活动要求,各部门/工段结合自身特点有序开展安全月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与能力,达到以月促年的目的。

(3)竞赛:公司每年将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实现共同提升进步,同时针对安全生产知识掌握较全面的员工给予奖励,促使所有人员积极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全面学习热潮,实现安全稳定生产。

(4)检查:公司每年年初将制定年度检查计划,分日常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部门/工段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检查计划,并组织开展相关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偏差项按“四定”原则落实整改并跟踪闭环。

(5)车辆管理:公司装载车作为车辆安全管控要点,每日出车前按照检查清单进行一一对照检查,检查结果反馈工作群并记录,此外每月定期联系大修厂对车辆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排查,使其运行达到良好的效果,坚决不开隐患车;为所有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及语音报警系统;对驾驶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查,督促其驾驶规范,不违章驾驶。

外来运输车辆进厂前,应发放进厂安全告知书,明确告知车辆进入公司安全管控要求。每月将对外来运输车辆进行测速检查及现场卸货安全检查,以执法检查加考核模式,强化外来车辆良好的驾驶习惯,以保障厂内行驶安全。公司一直落实执行反三违管理检查,通过现场检查,规范员工安全管理,不会因工作而导致出现危险苗头,达到安全生产目的(人员行为管理);公司要求所有骑行两轮车人员严格穿戴好安全头盔与反光背心,摩托车骑行需要统计上报其驾驶证、行驶证,要求保险等均要在有效期内,严格遵守交通,避免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酒驾一律解除劳动合同。

(6)人员行为管理:公司从总经理到班组长每月开展工作标准循环检查(JCC),从而验证操作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进行统一标准操作,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的事故发生;对于检修作业安全管控,首先要对检修项目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SA),从操作步骤逐一进行分析风险并制定管控措施,并设置专人进行监护作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修作业,避免检修作业发生安全事故;外聘专家组培训检查。坚持检维修作业安全早会/安全晚会,总结分析安全态势。

(7)JCC、JSA:外聘专家组培训检查。(施工单位人员资质,培训,保险)针对所有进厂施工作业外协单位,严格开展准入制度,从查验施工单位资质、特种作业人员资质、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签署安全施工管理协议,到进厂开展安全培训教育考试,考试合格者制作入厂准入证,准入证及帽标上写明人员作业工种类别,便于现场人员查看特种作业持证情况,以便作更好的管控,把外协人员当作自己公司的人员来进行管控。

安全激励,营造安全氛围

(1)五星工段:每季度评比一次,安全占百分之六十;无安全记录事件;公司每季度组织各工段开展五星工段打造评比,从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师带徒、现场改善、作业安全、应急演练、安全检查等方面进行总结汇报评比,达到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红旗班组:每个月评选一次,安全占百分之六十;无安全记录事件;公司每月组织各工段优秀班组开展红旗班组建设评比汇报,从班组完成情况、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应急演练、师带徒等方面展示各班组当月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3)安全能手,安全标兵:每年评选一次,班组无安全记录事件;每年公司组织开展安全能手评选活动,从日常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作业安全管控等方面进行评判,选出优秀人员进行奖金奖励,从而促使大家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习惯。

(4)安全风险金:每月缴纳,无安全记录事件,当月激励相同金额的风险金;出现安全事件扣除安全风险金;全年无安全事故,三倍激励风险金。公司遵循股份要求,实行风险抵押金管理制度,让安全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让每个人都知道在为自己做安全,安全工作是靠每一个人努力做好,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形成“我要安全、我做安全”的良好态势。

个性化安全管理:覆盖作业前后一体化流程

首先解决人的意识问题,就是对安全的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在企业生产的地位,安全是最好的效益。

二是执行力问题,要求有制度、有措施。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制度在纸上在墙上,只是一种表象,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再是安全技术支撑保障。工艺设备装置更新换代提供了本质安全基础,而安全技术支撑则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

可以从两大思路来助手安全梳理,即思想、意识、观念和制度、行为、安全技术。

企业要遵循《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划分安全管理突出点焦点,准确定位公司在安全管理的难点痛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特种设备安全规程》把应急管理作为一个指南标准。

从多发事故、习惯性违章全面剖析员工的工作侥幸心理;杜绝简单、粗放式的违章操作。

细化、融合实际、不留存死角、事前谋划、事中控制、事后还原,剖析深层次的安全管理,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平台把安全管理将会推向新的高度,是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有的能力。

公司编制了《安全培训手册》《安全意识培训手册》《安全提升体系手册》,每月出版安全期刊《前镜》。

做安全就是做良心,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安全论述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责任人照样拿高薪,拿高额奖金,还分红,那是不合理的。

我们就是要安全“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进行排查,整治隐患、堵塞漏洞、强化措施。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

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责任重于泰山。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工作的指示,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安全决定一切,安全高于一切,建立健全水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创建适合企业生产特征的安全文化,正确引导企业开展安全文化教育,营造“安全有人管、人人管,我要安全,安全属于你我他”的氛围,把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扎根基层与实际工作,就会凸显出安全是管得住的良好安全形势。

供稿人:廖万能,吴铭生等

编辑员:李海亮

审核人:孙继成,宁夏

【标准规范】

《建筑固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范》行标

《建筑物绿色拆除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规程》CECS

《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书》团标

《砂浆和混凝土用石屑》团标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追溯规范》团标

【会议培训】

2025全国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与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交流大会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尾矿泥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用技术和工艺技能线上培训

混凝土(砂浆)试验检测方法实操教学线上培训

【咨询服务】

科技成果评价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产品检测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新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图书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