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引才聚才助力转型 陕煤集团三年引进近万名高校毕业生

引才聚才助力转型 陕煤集团三年引进近万名高校毕业生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关键阶段,陕煤集团优化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利用高质量人才助推高质量发展。

创新校招模式

精准引育高质量人才

近年来,陕煤集团持续优化招录结构,创新校招模式,在人才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2022年至2024年,累计招录各类高校毕业生近万人,其中博士、硕士近2000人,人才引进质量稳步提升。

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王子琪的选择,正是陕煤集团人才吸引力的生动注脚。在应聘过程中,参加科研院所和汽车、能源、通信类等近40家企业的考核后,王子琪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加入陕煤集团。他表示,陕煤聚焦新能源研发、绿色低碳发展、矿井智能化建设等领域的战略布局,与他所学的专业高度契合。陕煤集团煤、化、钢、电、科技、金融等多元产业板块,为相关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这让他充满期待。

从岗位需求分布可见陕煤集团转型的决心。目前,陕煤集团的传统产业智能化、低碳化、多元化改造提升加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成效初显,招聘的岗位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智慧矿山、综合灾害治理等方面,尤其是高端领军人才和跨界转型人才。2025年,陕煤集团计划招录各类院校毕业生总数达3000余人,其中智能化相关专业人才900余人,几年来智能化人才招录人数年均增长5%,有力支撑了该集团智能化发展。

王子琪说,希望通过“实践尝试”,将AI算法与实际工业场景深度融合,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降低能耗,真正为陕煤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搭建成长平台

助力人才快速蜕变

陕煤集团不仅在人才引进上发力,更注重为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在这里,为青年人发展提供了各种平台,总有一款适合你。”自2023年8月入职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掘进四队后,岗位工程师刘昭对此深有感触。

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毕业后,刘昭曾在某网络公司做智能化项目。他深知,要让智能化真正发挥效用,必须深入一线,尤其是作为核心模块的矿井智能化采掘系统。入职小保当矿业公司后,刘昭参与了多个智能化项目建设。刘昭的快速成长,得益于陕煤集团及所属单位赋予技术人员充分的“技术自由”与“资源直达”。小保当矿业公司授予技术人员关键技术路线决策主导权,构建跨层级资源直通网络,并建立灵活的容错机制,让技术团队能够大胆创新。

刘昭(中)为同事讲解通过PLC预设程序控制液压支架执行动作的方法

在集团层面,陕煤集团建立完善岗位培养机制和人才分类培养机制,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了多维平台。通过项目引才方式在省级重点产业链项目上引进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7支。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层次不同、分工合理、较为全面。同时,陕煤集团常态化实施各类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进行导师带徒和“双师制”培养,建立“大学毕业生—优秀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师工匠”人才发展机制。重点实施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万千百”工程,大力倡导和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

完善职业规划

增强人才归属感

“AI预警报警、环境监测报警、设备监测报警、视频分析中心、视频算法管理……”柠条塔矿业公司智能化运维班系统管理员、兰州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的王杨喜早上一到工位,就在“千眼”视频管理平台上逐项查看各功能模块运行情况。“千眼”视频系统上如果弹出隐患告警,他会立即回看AI视频采集录像,通过平台向相关责任人员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并跟踪整改,达到闭环管控。

2022年6月入职陕煤集团柠条塔矿业公司后,王杨喜通过师带徒、专项培养、参与设备厂家专业培训等定制化培养,迅速成长,参与了柠条塔矿业公司井下“千眼”视频监控系统、机器人集群等项目建设,目前正参与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提升项目建设。其创新成果先后荣获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二等奖、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王杨喜在智能化采掘创新工作室比对模型结构

不仅如此,王杨喜4月参加完柠条塔矿业公司举办的陕煤思创高管院管理定制班培训,提及内心仍激动自豪,用他的话说“参训要经过层层选拔,从职工中脱颖而出”。而演讲与口才、执行力与责任担当、调查研究能力提升、经典品读等课程更提升了学员的管理能力、开拓了大家的视野。“这些课程对青年管理人才的成长特别有帮助。”王杨喜说。

王杨喜是通过国企招聘公众号了解到陕煤集团招聘信息的,煤炭行业正在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加之与自己所学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很契合,就选择到陕煤集团旗下企业应聘。来自陕西省商洛市普通工人家庭的王杨喜,对柠条塔矿业公司的生活保障和职业发展平台赞不绝口。一到矿就入住单人人才公寓,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些点滴的温暖对于刚毕业的他来说,解除了生活后顾之忧。矿区45%的绿化覆盖率,“一张脸”畅行园区,藏书2万余册的职工书屋,丰富的文体设施……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而该公司提供的系统培训、技能竞赛和对外交流机会,以及活跃的工作氛围,则让他充满归属感。

近年来,陕煤集团通过待遇留才和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人才吸引力。推动实施差异化薪酬管理,对关键岗位和骨干员工实施激励措施,积极探索对关键技术技能岗位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对科研人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激励,对部分领军型人才实行“特岗特酬”等多种薪酬模式。

该集团构建起纵向晋升、横向互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全面建立从学徒工到首席技师的“新八级工”职业发展体系,落实工程领域高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贯通评价机制,丰富人才职业发展选项。一系列务实措施,让陕煤集团在就业市场上打造出“陕煤品牌”,持续吸引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陕煤集团吸引原985、211院校毕业生2000余人。从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到精细化工、新型能源,一大批高质量人才的加盟,促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落地生根,陕煤集团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坚定前行。

作者:梅方义 汪琳 薛文科 版面编辑:樊菲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