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今年的安全生产月,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正是提醒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人人参与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筑牢铁路运输安全防线。
洞察隐患并非“大海捞针”。隐患的特点是“隐蔽”,必然不太容易被发现。隐患虽然潜藏在生产生活的诸多角落,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可能就在你我身边,关键在于人人树立查找隐患的意识。无论是现场生产车间的设备故障,还是人员集中场所的消防隐患,隐患的出现往往遵循一定的规律,都有其发生的诱因和征兆。
比如,地面上一滩不起眼的油渍,没有及时清理就有可能让人滑倒摔伤;动火时一点散落的火星,没有落实防火措施就有可能发生一场火灾,等等。只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主动去观察、去排查,就能发现隐患的蛛丝马迹。每个人都是安全防线的重要一环,只有人人绷紧安全弦,主动参与到隐患查找中,才能让隐患无处遁形。
查找隐患要有“火眼金睛”。人人查找身边隐患,不是一句空话,真正落到实处还要有善于发现隐患的能力,要靠敏锐的安全意识和过硬的业务素质。铁路运输系统庞大复杂,涉及人员岗位多、运输环节多、结合部多,无论机车车辆还是工电设备,安全风险大、专业性强,面对复杂的生产工艺和多样的安全风险,不仅要有查找隐患的意识,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电气设备的故障隐患可能隐藏在复杂的电路系统中,没有扎实的电工知识和检测技能,很难发现潜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识别和查找隐患的能力,特别是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紧盯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身边环境,从劳保用品是否规范佩戴、设备运行是否有细微异响、操作流程是否走样、环境变化是否存在潜在风险等“小切口”入手,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整治隐患须下“破釜决心”。找出隐患是起点,整治闭环是关键。将发现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让隐患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防止和削减事故,才能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不可否认,有些隐患的整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过程中还会面临诸多困难和阻力,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对隐患“姑息迁就”。
比如,进入汛期后,线路两侧山体可能存在滑坡隐患,有可能会导致列车通过该区段时限速运行甚至临时停运,只有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才能确保防洪安全受控。这说明,发现隐患后必须要有不整治不放过、不安全不生产的决心,坚决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隐患整治到位。同时,要建立隐患整治的跟踪机制,防止问题反弹,真正实现“闭环管理”。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查找和消除安全隐患,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我们要积极参与“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系列行动,推动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让安全隐患无处可藏,安全基石更加牢固。
供稿:上海局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合肥机务段、徐州北站
文字:王天羽 方平华
视频:刘竹琼
编辑:金炫美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