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28日,由茅以升科教基金会道路交通委员会联合中铁大桥局主办的“第二届长大桥梁绿色低碳与智能建造技术研讨会暨G3铜陵、池州长江公铁大桥观摩会”在安徽铜陵召开。来自行业内百余名长期奋战在桥梁设计、施工、运维一线的专家学者与工程技术精英齐聚铜陵,围绕当前桥梁领域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前沿课题展开深入交流。
中铁大桥局总工程师周功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广大桥梁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桥梁建设迈入了高速发展、智能跃升的新阶段,形成了以“绿色建造、智能运维、系统协同”为特征的发展新格局。中铁大桥局作为国家桥梁建设的主力军,在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与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建设中,围绕数智化转型目标,在智能、绿色建造方面深度探索,搭建了基于BIM的斜拉桥建设项目信息集成系统,首创了斜拉索和吊索交叉区段错节间锚固等四项技术,研发运用了双壁钢围堰预软化土层快速下沉等创新技术,形成了深切崖壁高水位大落差光板岩基础施工、铠装混凝土锚碇施工、9米节段新型智能爬模等八项工艺工装创新,为我国桥梁建设提供了新范式。未来,中铁大桥局将继续秉承“创新引领、质量至上”的理念,坚定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使命,持续在桥梁设计、施工、监测与运维等领域深耕细作,同时也将以大会为平台,分享成果、交流经验、对话前沿,不断推动桥梁建设从“建得起”走向“建得好”“管得优”,为中国桥梁走向世界贡献“大桥智慧”和“大桥方案”。
会议以“绿色创造典范,智能赢得未来”为主题,聚焦于长大桥梁领域的前沿技术与重大进展,围绕当前桥梁领域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及超大跨度桥梁设计施工、绿色智造技术、桥梁信息化运维、智能感知与维养等多个方面展开交流。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总工程师肖海珠、中铁大桥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姚森、中铁大桥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王令侠、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汪正兴,分别在会上分享了“铜陵G3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设计关键技术”“绿色智造在G3铜陵桥的应用与实践”“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施工信息化应用”“桥梁动力特征稳态激振检测技术及应用”等技术信息。
此次会议依托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与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工程,是我国在建的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长大桥梁工程,对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安徽省过江通道布局,助力长江流域开发保护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大桥主跨988米,上层为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四项首创”“八项工艺创新”和授权专利14项等成果;池州长江公铁大桥为主跨812米的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兼顾大跨、重载、高速等功能需求,按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合并过江的标准进行建设,自建设以来,研发运用了双壁钢围堰预软化土层快速下沉等创新技术,并围绕数智化转型目标,依托“大桥云”平台搭建了基于BIM的斜拉桥建设项目信息集成系统。
▲即将建成通车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
▲建设中的池州长江公铁大桥▲
会议还对首届“茅以升卓越道路工程师”与“茅以升路桥工程师创新团队”进行了颁奖,并组织参观了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与池州长江公铁大桥。
▲颁奖仪式结束合影留念▲
▲在两座大桥现场参观▲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高 鑫 刘佩娅
文字|高 鑫
图片|高 鑫 戴志强 完颜亮
来源|四公司 G3铜陵项目部 池州桥项目部
【相关推荐】
正式迈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坦桑尼亚石油储罐项目首个承台浇筑完成
新建平庆铁路第一高墩,蒲河特大桥3号墩封顶
三跨乌江!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