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太阳石丨默默扛起整个家

太阳石丨默默扛起整个家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我出生前,父亲便日日穿梭在井下巷道之间。每每升井,他浑身布满乌黑的煤尘,只有眼白和牙齿尚能辨认颜色。他那双手的掌心粗厚如枯树皮,指缝间嵌满难以洗尽的煤屑。工友们常说,父亲干活最卖力,也最沉默。深秋的矿上,风冷得刺骨,父亲却只穿一件单薄的工服,在巷道里忙碌穿梭……

爷爷去世得早,父亲早早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来到距离老家山西忻州200多公里外的阳泉矿务局当了一名矿工。1974年秋天,我呱呱坠地,那年父亲36岁。作为家里三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我的出生让思想比较传统的父亲,脸上和心里都乐开了花……

因为母亲是农村户口,我们兄妹三人也就成了所谓的“黑户”(非城镇户口)。在那个凭粮本买粮的年代,我们家每个月要多花将近一倍的价格买“高价粮”(当时平价面粉每袋9元钱,高价面粉每袋要17元)。父亲每个月挣42元工资,家里的生活捉襟见肘。自我出生后,父亲更加努力地工作,几乎从来不休班。

1976年,父亲拉扯着我们一家来到韩城矿务局(韩城矿业公司前身)。后来父亲说:“背井离乡有一部分原因是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召唤,另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解决一家人的户口问题。”他坚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父亲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天还没全亮。去队上领了工作任务后,他便扛着沉甸甸的工具走向井口,隐没于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寂静无光的巷道,是黑暗弥漫的角落。父亲在那里跋涉,顶着安全帽,时时警惕着周围的一切声响。在幽深的巷道里,他和石头、煤块、无声的岩层默默对话。那里没有阳光,只有镐头、铁锨等单调而坚韧的声响,伴随着潮湿的气息,在父亲耳畔一遍遍响起。那盏小小的矿灯,是他随身携带的唯一光源,在混沌的巷道里一闪一闪,像一颗孤星,无声无息地悬于大地深处。

进入地心深处,父亲如同一位采撷光明的行者,在黑暗的尽头,为我们默默掘取着生存的薪火。他终日不语,只在沉默中扛起整个家。有时,父亲身上还带着不易察觉的伤口,但他总是小心地藏起来,仿佛害怕让我们窥见那黑暗世界狰狞的一面。父亲微笑着将下班路上买回来的小点心摆在桌上——那是他日日穿行于黑暗之中,特意为我们捧回的“光明”。

父亲的坚韧给了我无尽的信心,成为我前行的动力。如今我已过知天命之年,父亲也已然作古。抽屉深处,那张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已泛黄。照片中的父亲依旧年轻,眉目间有股淡淡的忧伤。轻轻抚过照片里的容颜,那轮廓如煤壁的暗影,沉淀着无言劳作的痕迹。

泪眼蒙眬中,我仿佛又看见了父亲慈祥的笑容……

作者:姜爱文 版面编辑:刘玲玲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