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人民”二字重若千钧。
中国铁路作为国家铁路、人民铁路, 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和运输服务各环节,成为党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紧密的行业之一。“人民铁路为人民”,就是中国铁路和中国铁路人的精神“底色”。
今天,让我们透过身边事身边人,再一起感悟“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用更坚决的行动、更优质的服务擦亮这个“底色”,不断赋予“人民铁路为人民”新的时代内涵。
“黑科技”与“笨功夫”
2025年春运,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创春运同期历史新高;“清明”“五一”“端午”假期,铁路旅客运输的数据,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这些成绩,是新时代铁路人踏踏实实干出来的,背后离不开全球最大票务系统——12306的支撑。从1.0版本到7.0版本,时代楷模单杏花和她的团队,不仅解决了数据安全、高访问量、系统稳定性等技术难题,还在努力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
比如,老年模式字体放大、重点旅客线上预约、学生票在线核验……也许有人好奇,这些“不赚钱”的功能,为何会出现在12306的每一次迭代升级之中?答案是:12306不仅是售票平台,还是“民生实验室”。无论何时,“人民需要”都是12306技术迭代的“触发器”。
基于“人民需要”的优先级,在线选座、扫码通行、高铁外卖等逐渐成为铁路出行中的日常,当世界感叹铁路“黑科技”的同时,铁路人正不断一步一个脚印在提升服务的细节上下足“笨功夫”。我们深知,中国铁路的KPI不仅仅是更好的运输收入,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出行的“幸福指数”。 “人民铁路为人民”,就是要竭尽全力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小慢车”有“大情怀”
清晨6时,7504次“富民号”列车载着看病就医、赶集上学的老乡们,缓缓驶出车站。
这趟列车从定西市陇西县开往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穿越5县1区15个乡镇,全程214公里、票价仅26.5元。开行70多年,列车几经更名,车体不断升级,却一直以“亲民”的票价和优质的服务,被沿线的乡亲们称为“公交车” “圆梦车”。像“富民号”这样低票价、站站停的公益性“慢火车”,全国仍有几十趟在线奔跑。
有人觉得,在高铁飞驰的今天,开行“慢火车”是“亏本生意”,但铁路算的却是“民生大账”。据统计,这些“慢火车”每年运送旅客1200万人次,惠及到230个沿线县区,它们就像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为偏远地区的老乡们架起了一座座“暖心桥”“致富桥”。
充满生机的流动中国,如果说“复兴号”代表奔向未来的速度,“慢火车”就代表守护民生的温度。“人民铁路为人民”,就是要努力确保“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平凡人”的“超能力”
兰新高铁是我国第一条高原高速铁路,而青海门源至甘肃山丹区段,是全线海拔最高的地方。这个区段,正是新时代铁路榜样、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陈永红和工友们战斗的地方,其中大梁隧道海拔3608米,被称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隧”。
这里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70%,全年最低气温达零下39摄氏度,冰雪期长达9个月。为保证兰新高铁的安全畅通,陈永红带着工友们昼伏夜出、迎风斗雪,精心养护高铁线路和设备,一干就是11年。
在祖国的万里铁道线上,还有许多和陈永红一样的人。他们战严寒、斗酷暑、攀高山、蹚急流,岗位在哪里就坚守在哪里,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
正是有这样的新时代铁路人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担当,日复一日艰苦奋斗、实干创新,中国铁路才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现如今,神州大地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旅客和货物运输量节节攀升,有力有效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生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追求。“人民铁路为人民”,就是要以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实现更高水平的“人享其行、货畅其流”。
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每一名铁路人都树牢“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无论在哪个系统、何种岗位,坚持时时想着人民、事事为了人民,就一定能继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供稿:兰州局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兰州西机务段、兰州车站
文字:朱亮
视频:张嘉琪 梁惠萌
编辑:金炫美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