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观点共享 | 几内亚政府收回矿业许可为哪般?

观点共享 | 几内亚政府收回矿业许可为哪般?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摄影:张小军)

月中旬,几内亚政府宣布收回51份矿业许可,涉及铝土矿、黄金、钻石、石墨和铁矿等多个领域。这一决策一度引发近期氧化铝价格大幅波动,给全球铝市场格局带来重要影响。此次几内亚政府“无偿收回”矿权的强硬姿态,反映出其从资源出口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型的战略意图,同时也折射出西非地区资源民族主义浪潮的升温。

政策动因:资源主权与工业化转型的双重驱动

——资源主权的强化与收益再分配

几内亚军政府自2020年政变后,逐步收紧对矿产资源的控制权。此次收回的51份矿权覆盖2005—2023年间颁发的许可,主要针对“未履行开发义务或环保违规”的中小型企业。根据2019年修订的矿业法,政府要求矿企在获得开采权后必须限期启动生产,并承诺投资本地加工设施。这种“履约倒逼”策略旨在打破外资企业长期垄断资源开发却未带动本地产业链升级的困局。

——工业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作为全球第二大铝土矿生产国(2024年产量占全球24.3%),几内亚凭借74亿吨铝土矿储量(占全球24.7%)长期主导资源供应。尽管几内亚2024年铝土矿出口量达1.464亿吨,但出口产品以初级矿石为主,附加值极低。氧化铝国际价格约为铝土矿的10倍,而几内亚本土氧化铝产能几乎为零。几政府试图通过强制矿企投资下游加工,将资源红利转化为工业能力。力拓集团在西芒杜铁矿项目中配套规划精炼设施,通过整合矿区至港口的铁路和深水码头实现资源加工本土化就是一例。

——区域资源民族主义浪潮的呼应

西非国家近年来普遍加强资源管控。2020年后,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相继通过立法或国有化手段提升矿产收益。几内亚政府的举措既是对这一趋势的顺应,同时也试图以此巩固其作为区域矿业枢纽的地位。

典型案例解析:矿权回收的执行逻辑

——凯博能源: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连锁反应

2019年,凯博能源规划在几内亚开发年产1000万吨铝土矿及配套建设年产260万吨氧化铝厂,即铝土矿开采与氧化铝厂捆绑开发,预计2024年投产。然而,其未能筹集到约15亿美元建厂资金,导致此次被几政府以“未履行承诺”为由收回矿权。该案例凸显几内亚政府对矿企履约能力的严苛审查,尤其是要求企业证明其具备长期投资实力(如2024年修订的矿权条款规定:矿企需提供不低于初始投资25%的再投资担保)。

——阿联酋环球铝业:政策博弈的牺牲品

作为全球第三大铝生产商,阿联酋环球铝业自2024年起因拒绝建设100万吨氧化铝厂而与几政府陷入僵局。几内亚政府以“关税纠纷”暂停其铝土矿出口,最终升级为许可证吊销。这显示几政府更倾向于选择愿意技术转移的合作伙伴,例如通过吸引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和加拿大Lundin家族等多元化资本参与基建与加工项目。

——中小矿企的合规性清洗

此次被收回的51份许可中,46份属于“低活跃度或环保不达标”项目。例如某黄金勘探公司因未完成年度最低钻探量被清退,反映了几内亚政府正通过淘汰低效产能为大型综合项目腾出空间。

产业影响: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市场波动

——短期冲击:铝土矿供应风险加剧

几内亚铝土矿占中国进口量的56%,此次事件一度引发上海期货交易所氧化铝期货价格单日大幅上涨。若今年几内亚境内所有主要矿企的氧化铝总产能扩张目标如预期突破亿吨(同比增35%),短期内这一冲击或可控;但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推高远期合约溢价。

——长期趋势:加工本土化与区域竞争

几内亚政府要求矿企在投产年内建厂,将加速产能向资源地集中。例如,力拓西芒杜铁矿项目已配套规划精炼设施,而澳大利亚Predictive DiscoveryBankan金矿项目引入Lundin家族和紫金矿业联合注资6920万澳元,通过多元股东结构分散政策风险。

——投资策略调整:风险对冲成焦点

为应对几政府的政策规定,国际矿企开始采用“联合体模式”分散风险。例如,加拿大Lundin家族通过参股Bankan金矿项目(持股6.5%)扩大区域布局,而欧盟通过“全球门户计划”承诺投资几内亚基建项目以换取锂、钴资源准入。

挑战与未来展望:工业化道路的荆棘

——基础设施瓶颈

几内亚全国电网覆盖率仅34%2024年电力缺口达10亿千瓦时。即便部分项目配套电厂落地(如力拓规划的250兆瓦电厂),内陆矿区仍需依赖成本高昂的公路运输(占物流成本60%以上)。

——政策执行风险

几内亚军政府政策稳定性存疑:2020年政变后至今,矿业政策已发生三次重大调整。企业需应对诸如2026年《新矿业法》修订、税率波动(当前企业所得税免缴期3-8年)等不确定性。

——国际资本竞争加剧

西非正成为国际资本的竞争焦点。美国《关键矿产安全法案》将铝土矿纳入战略储备清单,而欧盟通过“全球门户计划”承诺投资基建以换取资源准入。几内亚可能借助多方博弈提升议价权。

几内亚矿权回收决定的警示

综上所述,几内亚的矿权回收行动绝非孤立事件,而是资源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分配失衡下的必然反击。其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将资源主权转化为可持续的工业化能力——这既需要完善港口、电力等基建(如达比隆港扩建),更需要构建稳定的政策环境以吸引长期投资。对国际矿企而言,主动适应“资源换产业”的新规则,通过技术合作与本地化运营降低风险,将成为未来十年的生存法则。正如Panmure Liberum分析师Tom Price所言,“几内亚的警示已发出,下一个战场或许是刚果(金)的钴矿或纳米比亚的锂矿” 。

作者 周匀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免责声明

上述内容仅代表研究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研院观点和立场,并非给他人所做的操作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导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Email: mr@minmetals.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或者微信中查找“金属矿产”关注。主编:金志峰责任编辑:陈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