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铁一局合武高铁麻城梁场,通过数智转型、设备赋能、质量管控、安全固本、绿色低碳等一系列措施,聚力打造智能化“标杆梁场”,推动制梁产业迭代升级、品牌向优。
数智化转型,打造“1+8+N”智慧工厂架构
麻城梁场围绕“数智化”转型升级目标,聚力在传统建筑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地,形成了“1+8+N”的数智管理架构。该梁场综合运用AI智能化管理系统为基座,对生产、人员、质量、安全、技术、设备、工序、物资8个方面进行全过程智能化管控,实现“N”个智能化工装设备的深度链接。
AI智能化管理系统充分运用BIM、物联网、AI智能识别、智能终端等先进信息技术,打通各智能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调度中心与生产一线实时沟通、线上组织,极大提高了生产质量、效率、安全和管理水平。
麻城梁场现场关键设备联网率达到90%以上,联网设备数控化率达到100%。曾经预制一榀箱梁,需要120多名工人,连续作业144个小时。如今在智能化设备的加持下,合武高铁麻城梁场一榀箱梁从钢筋加工到浇筑完成,仅需42小时,作业人员减少至77人。
全过程全链条管控,让箱梁质量“向优而行”
钢筋绑扎是箱梁预制的核心环节,针对预制箱梁外露钢筋间距不标准的质量通病,麻城梁场综合运用六道墙钢筋加工一体化工作站、装配式钢筋绑扎胎卡具、六道墙钢筋定位装置等工艺技术,让每一根钢筋构件精确定位、精准发力。
麻城梁场在全国率先全部使用不锈钢箱梁模具,该型模具与传统模具相比,不仅省去了传统钢模反复打磨除尘环节,而且不易生锈、使用周期更长。经过不锈钢模具预制的箱梁,表面的光洁度显著提升。
匠心筑造精品。不锈钢模具预制的箱梁,在养护环节可以明显看到箱梁表面形成的“镜面效应”,这是箱梁表面平整度的有力体现。
智能设备赋能,推动生产效率再升级
梁场拌和站质控中心,集成智能集中控制、物料全流程管理,将各项数据高效串联,打通了物料验收、混凝土生产、混凝土调度等各关键环节间的“数据孤岛”,解决了传统混凝土拌和站生产管理、物料验收发料管理难度大等痛难点问题,实现混凝土一键生产,施工效率显著提升。
麻城梁场打造全智能化的钢筋加工中心,在这里智能数控弯曲机与焊接机器人可自动读取图纸数据,完成钢筋切割、弯曲与焊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效率提升3倍以上。智能检测技术结合AI算法,实时分析钢筋间距与焊接质量,并通过可视化界面预警缺陷,大幅降低返工率,提升了作业效率。
梁场综合运用智能压浆一体车、智能张拉台车、定位网焊接机器人、智能割索凿毛喷涂一体化机器人、预埋件智能检测平台等一系列智能化工装设备。
麻城梁场综合运用的智能设备达40余台套,80%以上的施工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项目实现了从“人控”到“智控”,从“粗放”到“精益”,生产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人文+科技,构筑安全双重防线
麻城梁场秉持“生命至上 安全发展”的安全管理理念,用以人为本筑牢安全根基,以数智技术赋能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麻城梁场信用合作社”小程序,可通过纪律行为、隐患排查、违章反馈、安全培训等多种项目获得“信用值”,员工凭“信用值”可在“信用合作社”兑换等价商品。这款小程序一经上线,便广受员工青睐,大家纷纷争做“信用之星”。
在科技保安方面,麻城梁场也在积极探索新举措。梁场基于AI安全行为管理系统,实现安全管理可视化巡检、智慧化决策、数据化支撑、共享化联动,达到全维度、多层级智能化安全管理,实现了人员信息一目了然、全程监管一线贯穿、告警推送一键可视、追溯有源辅助决策的效果。
麻城梁场一方面以亲情纽带唤醒员工主动安全意识,一方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数智技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形成生产全过程安全管理闭环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智造引领绿色,生态友好型梁场加速构建
麻城梁场在全国率先使用26米长“新能源底板筋钢筋运输车”,将箱梁钢筋绑扎所需的钢筋构件,运输至指定区域。原本的作业方式,5吨的底板筋需要6名工人,连续搬运1个小时才能完成,而新能源底板筋钢筋运输车仅需10分钟即可完成。
麻城梁场采用温湿度智能化养护系统和内腔雾化式养护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精准控制喷头和雾化器的开关,既保证了养护需要,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特别是内腔雾化式养护系统,通过封闭门将箱梁内腔打造为密封环境,再通过“以雾带水”的方式,减少了喷淋量和蒸发量的同时,达到了养护要求。
在麻城梁场,绿色低碳无处不在。光伏发电为电动车充电、沉淀池废水经压滤机压缩过滤再利用、自动洗车台及雨水集流坑的废水用来绿化灌溉、设置太阳能座椅为手机进行充电、室外全部安装太阳能节能灯......
麻城梁场从技术革新、工艺优化、资源循环三向发力,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使梁场综合能耗降低了10%以上。
从“钢筋铁骨”的匠心“智”造,到“智能水滴”的生态养护。在麻城梁场,一榀榀外形美观、质量可靠、内实外光的箱梁,正在源源不断地浇筑而成。中铁一局人正以技术创新与匠心精神,在合武高铁麻城梁场书写“一局制梁”品牌的新高度。
END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陈凯(一局)
内容来源丨中铁一局
中国中铁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