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随着首榀长33.1米、重达42.4吨
张弦梁精准就位
公司参建的雄忻高铁项目
光廊钢结构顺利完成首吊
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光廊工程主体施工攻坚阶段
“新月”光廊雏形初显
01
技术突破 “绣花功夫”挑战极限精度
项目团队采用BIM+3D激光扫描技术
实现构件拼装毫米级精度
为保证大重量钢构平稳就位
在吊装前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预演
依托260吨汽车吊智能配载系统
应力变形实时监测
5G远程监控全程护航
经检测,焊缝一次合格率达100%
各项指标均优于国铁集团验收标准
此次首吊成功验证了
"地面拼装+云端协同+智能吊装"
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较传统工艺每一跨可缩短工期5天
02
安全护航 “天罗地网”筑牢立体防线
针对胎架搭设关键环节和起重吊装危险作业
自主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及专项应急预案》
为保障不规则构件运输和长距离吊装安全
项目成立保障专班,召开3次专题会
对运输路线、卸车点位
吊装参数等反复研讨
经实地论证比选
采用"模块化分段+地面组拼"工法
现场引入AI巡检机器人+智能定位防碰撞系统
打造立体安全防护网
03
过程管控 “钻石内核”定义精品标准
采用每块均有“电子身份证”的
Q420GJC高性能钢材
从炉号到批号全程可追溯
焊缝实施三检一测制度
经第三方超声波+射线双检
探伤合格率100%
从材料溯源到工艺验收
使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虚拟预拼装
提前识别构件缺陷部位并修补
以高于验收规范的内控标准
为光廊钢结构筑牢品质根基
新月型光廊所代表的综合枢纽工程是
雄安新区高速发展的关键工程
建成后将以智慧化交通网络串联城市脉络
成为雄安新区新地标
实现高效换乘与生态景观的有机融合
以流光溢彩的建筑形态诠释未来城市理念
为雄安新区注入兼具科技温度
与人文魅力的发展新动能
供稿:总承包公司
作者:于秀华 张 静
编辑:刘文生
审核:李 敏 贾慧杰
我知道你“在看”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