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九月来广州,邀你走进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专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吴文贵

九月来广州,邀你走进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专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吴文贵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吴文贵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

金秋九月,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牵头主办的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即将在羊城广州隆重举行,这是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全产业链的“嘉年华”首次南移大湾区。近日,带着众多业内外人士对博览会的关注与咨询,记者专访了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吴文贵先生。

记者:

AI时代,数字展会、线上展会、云展会风生水起,请问吴会长,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混凝土展这样一个大规模的行业实体展会,会给参展商带来哪些价值和体验?

吴文贵:

2025年9月5日-7日,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简称:广交会展馆)举行。我们与所有多年来参加“广交会”的企业怀有同样的初心,就是在这里寻找商机、创造商机、共享商机。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展商将携带新产品、创新技术和前沿服务亮相,展会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展商提供了一个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展示企业形象的绝佳平台。今年的展会将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特邀会议嘉宾以及头部企业对重点客户的特别邀请等多元化方式,定向邀请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集采相关的各地部门,以及建筑、市政、交通、铁路、水利、新能源等领域的众多企业、设计院、采购商、工程总承包单位和施工方等,共同参与考察、洽谈和商务合作。针对国内市场,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他们来自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水利水电、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国铁科院、中国市政工程等国内领先的工程建设集团和设计院;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的代表;以及中国建科院、中国建材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设研究院、苏州混凝土研究院、江西建材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此外,还有来自行业重点企业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等。这些专业观众将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展商们带来丰富的商业机会。

行业上下游企业如外加剂、原材料及装备等展商,将展示绿色低碳、节能降耗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他们是中国混凝土展的忠实“粉丝”,与博览会同期举办的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每年都吸引超过千家会员单位及行业相关企业领导、专家、地方专业协会领导、科研人员、技术人员、采购人员参会,这些参会嘉宾都会去展会上参观交流,寻找合作机会。同时,展会还为这些嘉宾组织了多个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的活动,这些嘉宾都是难得一见的重量级专业观众。

国际客商云集,将是今年博览会的一大亮点。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发挥协会资源优势,将搭建多个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吸引国外企业“走进来”。展会主办方将会积极组织国外客商和相关行业协会前来观展。2024中国混凝土展吸引了由美国混凝土学会(ACI)新加坡分会组织的近30人的代表团和由巴西矿冶集团、巴西波特兰水泥协会,以及巴西预制构件和设备生产企业、制砖企业等近30人组成的巴西代表团前来参观、交流、洽谈合作,还有来自沙特、巴西、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美国、法国、韩国、俄罗斯及“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客商及港澳地区、台湾省的客商参观展会。2025年,主办方将在此基础上,立足大湾区,继续扩大范围,邀请更多国际知名企业和行业组织前来参展,增强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为参展商提供更广阔的商业合作平台。

记者:

请问吴会长,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行业发展阶段,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混凝土展,为什么选择在大湾区举办。

吴文贵:

2025年,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混凝土展南移广州,最重要的考量就是引领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与创新动能的区域之一,有得天独厚的多元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地,对我国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着持续深远的影响。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来到珠江两岸,不仅是在中国经济高地为国家新基建、城市更新、“好房子”建设及“一带一路”沿线基建工程,提供最专业、最权威、最前沿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及全产业链信息的窗口;而且也是虹吸国际产业资源与对接全球市场信息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旧城改造与更新、保障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跨海大桥、地铁、高铁、超高层建筑、现代化港口、区域调水工程等建设工程规模宏大,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先行示范区,积极融合“一带一路”建设,面向东南亚、欧洲及非洲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门户枢纽,成为对接国际资本、产业、技术、装备和产品的重要区域。

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在大湾区举行,有利于向国内外展示中国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全产业链“中国制造”的实力和形象,提高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利于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单位、服务机构进行交流,寻找产业投资及合作商机;有利于打造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新服务集中展示的权威平台,精心营造出大展示、大卖场、大交流、大收获的产业发展生态。

记者:

今年展会的主题是“向新 向绿 向智 向国际 共创大商机”。请介绍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绿色、低碳、智能、国际化的丰富内涵。

吴文贵: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已持续三年面对市场需求大减量的发展环境,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多重挑战。2025年,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强力推进和多项振兴经济重大举措的相继落实,宏观经济正在向好向稳,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也处在向绿色低碳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行业发展越是处在困难阶段,就越是需要引领方向和鼓舞信心,而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正是凝聚行业发展共识的大平台。今年展会的主题确定为“向新 向绿 向智 向国际 共创大商机”,就是对行业发展方向的醒目昭示。

回顾每一届博览会,人们看到的都是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集中展示,都是行业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的结晶,而这些成果均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企业打造出的技术创新制高点,更是企业精耕深耕市场需求的重要收获。

“十四五”期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加快创新步伐,在今年的博览会上,将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展现全行业先进的创新成果。

在技术进步的道路上,我们见证了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轻骨料及混凝土、风电混塔、喷射混凝土等技术的显著发展。特别是UHPC风电塔筒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120-180米级别的UHPC风电混塔设计、生产、施工成套关键技术。在原材料方面,我们实现了多样化,更多地利用工业废弃物,例如粉煤灰、矿渣、陶瓷废料等。同时,利用污泥、尾矿、钢渣、煤研石以及生活垃圾飞灰等制备轻骨料的技术也已成熟。在免烧陶粒方面,大宗资源化综合利用磷石膏的轻骨料技术已完善,并已在路基工程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基于光纤传感的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扩大,为结构的安全评估和预警提供了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人工智能辅助的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与评估技术也开始应用,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结构中的裂缝、腐蚀等损伤,并评估损伤的程度,这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已经形成了多个结构体系,包括套筒灌浆体系、纵肋体系、EVE体系(直筒型大空腔结构)、SPCS体系。

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见证了高性能通用型部品化预制构件的显著进步;同时,低碳固碳混凝土材料与制品的研发也取得了突破,例如利用工业固废制备的低碳混凝土,以及具备CO吸附功能的固碳混凝土等。此外,生态功能混凝土材料与制品的开发,如透水、可植生、隔热保温、吸音等性能的展现,在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绿化、降声减噪、健康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外加剂领域,我们紧密围绕应用地区的气候环境、工程环境、技术需求差异进行研究与创新,实现了从单一产品的供应,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与服务的转变。聚羧酸减水剂中,聚醚大单体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主流。在喷射混凝土行业,我们开发了满足极端环境下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用的无碱速凝剂、C40高强速凝剂、无氟无碱速凝剂等产品;并推出了喷射干混料系列产品。在PCCP行业,为了适应输送污水、工业废水等苛刻水质的特殊要求,我们开发了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缠绕PCCP管、内衬PE的PCCP管、钢筋缠绕钢筒混凝土管、玻璃钢复合PCCP管等新产品。

记者:

据查新,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涵盖产业最多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展会,请介绍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的相关信息。

吴文贵:

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由九大专业展会组成,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全产业链的联动与博览。来到一个博览会,就可以了解到全行业发展前沿的信息。其中有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混凝土展,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砂石分会主办的广州(国际)砂石技术与设备展,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建材机械装备展,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非烧结新型墙体、屋面与道路材料技术展,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国际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环保处置技术装备展,以及中国绿色高性能特种砂浆展,中国建筑、景观、艺术品展,中国混凝土管涵与工程技术展,中国铁路及轨道交通材料与工程技术展。

众所周知,行业展会是为企业创造和提升价值搭建的舞台。在建材行业的展会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这样以市场终端需求为目标,涵盖了丰富的全产业链,但又不拘泥于产业延伸线的大型展示平台。博览会与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互动,既广泛又深入。对参展企业而言,这里不仅是商业机遇的爆发场,更是精准对接上下游的黄金枢纽。对观众而言,博览会构建了贯穿原料采购、设备选型到施工方案的全维度信息链,现场汇集了千余种混凝土领域的创新产品与技术展示,观众不仅能一站式解决全年采购需求,更能零距离接触全球前沿的建造黑科技。无论是国家重大工程所需要的特殊材料、助力城市更新综合方案的优化,还是满足政府采购对绿色建筑低碳材料的选择以及为建设“好房子”提供优质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的全产业链信息,都能在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上找到创新解决方案,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无缝衔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

请介绍第七届中国混凝土展的主要展示内容及相关配套活动。

吴文贵:

中国混凝土展是面向全球展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的大型且权威平台;是国内外了解混凝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窗口;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全产业链相互交流的重要枢纽。

第七届中国混凝土展将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主线,为国内外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生产制造与混凝土工程建设领域上下游企业以及各类客商和渠道商,全方位提供混凝土材料、制品、生产制造与施工装备、模具、关键部品备件的产业投资、商贸合作及市场开发新信息与机遇。

中国混凝土展的目标就是打造全产业链互动交流、展示平台,涵盖了预拌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等多个产业,从外加剂到机械装备再到运输物流及科研创新等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服务,并不断拓展,开拓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链联动。

展会期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将同时举行,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堪称行业“嘉年华”,协会及分支机构将配套十几场品牌活动与会议,还会举办多场高端论坛与专题研讨会等,邀请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就行业热点、技术难题、市场趋势等进行深入剖析与探讨,为参会者提供宝贵的知识盛宴与思维碰撞的舞台。

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混凝土产业链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推荐产品展厅及相关论坛活动;“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应用”宣传推介会;混凝土行业大湾区发展论坛;海峡两岸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采购对接会;“双碳”战略背景下风电混凝土应用发展技术论坛;预拌混凝土绿色智慧工厂(园区)创建技术交流会;第二届混凝土艺术产业发展和工艺技术创新论坛;艺术混凝土模塑创作坊高校组的活动;混凝土管涵专区技术交流活动等。还有精彩赛事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全国UHPC设计定制大赛;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大赛;全国生态混凝土创新设计应用大赛;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摄影大赛等。

记者:

请介绍往年中国混凝土展的一些突出亮点。

吴文贵:

每年的中国混凝土展上,都会看到行业龙头企业、旗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成为展会的中流砥柱。中建西部建设、建华建材、江苏苏博特、华新新型建材、北京榆构、宁夏青龙管业、北京韩建河山、山东电力管道、北京建工新材、上海建工建材、三一重工、三和管桩、新疆国统、中淳高科、青岛环球、福建泉工、中联重科、徐工集团、华润建材、中材节能、江苏奥莱特、红墙股份、中集瑞江、中国国检集团、北京国建联信、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科尼乐、南京绿色增材、中建材中岩科技、科之杰等企业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展会现场。每年企业展示的内容在不断变化,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显示着企业科技进步的脚步一直未停歇。

日均超15000名专业观众与采购商来到展会现场,来自全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全产业链企业及相关服务领域、市场终端大型用户企业,各省市相关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建筑、市政、交通、铁路、水利及新能源等相关领域企业、设计院、采购商;工程总包单位将组团参观考察洽谈商务合作。

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是行业发展忠实的记录者、是行业进步真诚的推动者、是行业成果权威的传播者。我们盛情邀请业内外人士九月来广州,一起走进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去感受她的博大,去追寻你的目标,去满足你的需求。

来源:CCPA 张红

编辑:陈丽媛

审核:徐洁

推荐阅读:

关于组织参观考察“盾构管片数智化生产线”创新成果的通知关于举办“科尼乐杯”第四届全国UHPC设计定制大赛的通知全国重点城市商品混凝土市场价格周报(5月12日-5月18日)

关于下达2025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第五届3D打印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3DPCMS-2025)第三轮会议通知预拌混凝土行业(企业)AI大模型建设工作会在雄安召开2025中国预拌混凝土京津冀大型企业领导人会议在雄安召开关于申报和推荐2025年度《“一带一路”重点产品、装备及技术服务推荐目录》的通知【会员迎新】热烈欢迎新会员入会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