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专家观点丨如何从战略角度看待铁矿行业“节能降碳一体化”改造

专家观点丨如何从战略角度看待铁矿行业“节能降碳一体化”改造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如何从战略角度看待

铁矿行业“节能降碳一体化”改造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吕振华

5月1日,新修订的《铁矿开采和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5-2024)正式实施。跟之前相比,新标准的主要变化有两个:一是将原《铁矿露天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5-2014)、《铁矿地下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6-2014)、《铁矿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7-2014)3个标准合为1个;二是增加能耗限额等级,能耗限额值较之前标准不同程度下降,即对能耗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展望“十五五”,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将进入绿色低碳新阶段,降低能源消耗和能源成本对矿山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铁矿企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通过强化节能理念、实施工艺和设备节能改造升级、加强能源管理、建设新能源体系等路径,不断降低能耗水平,同时将节能与降碳相结合,从战略高度实施“节能降碳一体化”改造,推动铁矿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我国铁矿行业能耗整体情况

“十四五”以来,在国内相关政策激励下,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稳中有增,2024年累计生产铁矿石原矿10.4亿吨,同比增长1.2%,已经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金属矿种。

据统计,2022年我国采矿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8258万吨标准煤,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757万吨标准煤,占比为9.6%。

整体来看,铁矿采选能耗在整个黑色金属产业链中占比相对较小。据统计,2022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达到66011万吨标准煤,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757万吨标准煤,仅是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2.7%,在整个黑色金属产业链中总量较小。

我国铁矿行业能源消费结构以电力为主。目前我国黑色金属采选业能源消费种类以电力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0%以上,此外还有煤炭、柴油等传统化石能源。

能耗主要集中在运输(提升)和磨矿工序。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采矿环节的能耗主要集中在矿石运输或提升工序,约占40%~50%;选矿环节主要集中在磨矿工序,碎磨流程的能耗占选矿总能耗的40%~60%。

铁矿行业降低能耗存在3个问题

一是对能耗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相比钢铁冶炼企业,目前国内铁矿采选企业对降低能耗的重要性认识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能源管理体系不完善,矿山企业大多尚未设置独立的能源管理部门或人员,多由生产部门或设备部门兼管;管理方式比较粗放,难以做到分工序或分设备精细化管理;计量设备配置不全,导致统计数据效率低、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

二是行业平均能耗与新国标要求仍有差距。据统计,2020年—2024年,我国铁矿行业重点统计单位的平均能耗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但整体水平仍然偏高。按照修订后的《铁矿开采和选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335-2024)要求,露天采矿工序能耗处于3级到2级之间,地下采矿工序能耗处于2级到1级之间;选矿(磁选)工序能耗则尚低于3级水平,整体水平不容乐观。

图为我国铁矿重点统计单位平均能耗

三是化石能源仍然占有较大比例。在铁矿行业能源结构中,煤炭、柴油等化石能源仍占有很大比例,其中煤炭主要分布在北方企业中,多用于冬季锅炉采暖;而柴油则主要用于铲运和运输工序。

对铁矿行业节能的7点建议

“十五五”期间,随着铁资源开发计划的推进和实施,预计我国铁矿石产量和能源消费总量还将进一步增长。因此,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既有利于矿山企业降本增效,又有助于降低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总量。为此,笔者提出7点建议。

一是要建立全过程节能理念。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就要关注能耗因素,包括项目所在地的能源政策、外部能源条件、能源采购成本等;在矿山生产运营期,要从工艺、设备、管理、新能源建设等多方面推动能源节约,降低能源成本。

二是要重视工艺优化节能。优化采选生产工艺系统,采矿环节采用更加节能的技术工艺,如露天矿山优先选取胶带运输方式,并合理布置破碎站和排土场的位置,尽量减少矿岩运输距离,从而减少运输环节的能耗;选矿环节尽量实现以破代磨,多破少磨,增加破碎环节的段数,通过技术改造,合理调节控制排矿口排除矿物的间隙,降低破碎矿物的粒度。

三是要重视主体设备节能。推动采选设备低能耗和大型化改造,结合生产条件优先选用大型高效的采选设备,如高压辊磨设备等;推进设备电气化,用电动设备替代柴油设备,如用电动矿卡逐步替代柴油矿卡,从而降低能耗并减少碳排放;升级磨矿介质,采用陶瓷球部分替代钢球作为磨矿介质,可以有效降低磨矿介质消耗,降低磨矿电单耗,节约磨矿成本。

四是要重视通用设备节能。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电机,对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加快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电机;结合设备能效水平和运行维护情况,对低效运行的风机、泵、压缩机等系统开展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等。

五是要加强能源管理。完善能源管理组织体系,建设能耗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和智能监控平台;强化主要生产单元能源绩效指标管理,重点跟踪铲装、运输、破碎、磨选等工序能耗、介质单耗、工艺能源参数的控制情况,完善能源管理指标考评体系与能效对标体系,加强重要能源利用指标的控制,实现能源指标的持续优化。

六是要建设新能源体系。结合区域风能、光能等资源,构建符合企业特点的多能互补能源体系及多能存储的储能系统,提升太阳能、绿电等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能源结构优化。

七是要将节能与降碳充分结合。节能侧重减少能源消耗,降碳聚焦减少碳排放,但两者均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在实践过程中要将两者充分结合,以“节能优先,降碳协同”为原则,统筹考虑,互相促进,实现能耗与碳排放“双降双控”。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

免责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中矿协所有,转载需取得授权,中矿协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中矿协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有关问题,请联系中矿协(010-87767390)处理。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微信公众号ID:mmac2014)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