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海峡两岸工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25年5月19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工经联”)联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工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
大会以“融通两岸智慧,共创工业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两岸工业领域的行业力量,深化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机制,助力两岸携手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绿色化数字化变革挑战。来自海峡两岸的300余位政工商学界嘉宾与会。
图1 首届海峡两岸工业发展大会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瑞良,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致开幕辞。
中国工经联会长李毅中和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工经联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主持大会。
图2 中国工经联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主持大会
大会设置“向‘新’而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主题演讲环节、专家讲堂环节和“行则将至-数智驱动海峡两岸工业未来”主题对话环节,邀请到两岸工商领袖带来精彩分享。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在致辞中代表福州市委市政府向莅临福州、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她说,福州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当前,福州正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东南汽车城、台商投资区、福马产业合作园区等,推动两岸工业融合发展。希望大家紧紧围绕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等领域,开展前沿探索,加强对接合作,合力打造海峡工业生态圈,共同培育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图3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致辞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瑞良在致辞中表示,大会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有助于推动海峡两岸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两岸携手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现现代化创造新机遇、增添新动力。他介绍,福建省工业实力强劲,对台合作政策机制持续完善。面对全球产业链调整挑战,福建省将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打造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区,为台企融入产业链提供更多支持。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指出,过去40年广大台商台企在大陆的发展史是两岸产业协同创新的缩影,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更需要两岸相关产业携手合作。首届大会的创办适逢其时,为两岸工业产业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新的重要平台。全国台企联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扩大两岸工业产业“朋友圈”,深化两岸工业领域创新合作,加强政策沟通协调,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
图4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致辞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指出,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背景下,两岸电力合作持续深化,在新能源开发、智能电网建设、电力装备合作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彰显了两岸电力合作的良好基础与广阔前景。他建议,两岸要深化技术交流与标准对接,加强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绿色能源产业合作,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图5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致辞
中国工经联会长李毅中发表题为“产业携手并进,共谋发展新篇”的主旨演讲。他表示,2024年,两岸克服多重困难,经贸合作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劲韧性。工业是两岸经济的支柱和增长引擎,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两岸在工业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尤为重要。他强调,海峡两岸工业界应清醒认识,携手应对世界经济挑战,抓住变革机遇,互利合作共谋发展。他建议两岸工业界一同探索两大方向:一是制造业如何抓住AI机遇,低成本高效率地深度应用数字技术,助力两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突破转型发展瓶颈;二是如何实现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降本增效,打造可持续发展范式。他呼吁,两岸工业界要以稳定、发展、繁荣为共同目标,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变革,矢志不移地推进产业与技术的互惠交流与合作创新,共绘产业发展蓝图。
图6 中国工经联李毅中会长发言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以《围绕“三大赛道”着力推进新质生产力集群化发展》为题,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底层逻辑、内在规律作了深入阐释。他指出,增量赛道要瞄准新材料、新能源、新数字技术、新生物医药、新高端装备五大板块,延伸出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六大未来产业,强调通过企业集群化发展激活新质生产力。存量赛道聚焦传统产业升级,重点推进绿色低碳化与数字智能化改造,提升占工业产值超80%的存量产业效能。生产性服务业赛道既是技术进步的“温床”,也是GDP增长极。需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形成制造环节为底,生产性服务业分居两侧的“微笑曲线”产业链,推动服务贸易、独角兽企业及高端产品附加值提升。他强调,三大赛道均需集群化发展,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集群,从“两头在外”转向“一头在内、一头在外”,夯实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图7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发言
在“向‘新’而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主题演讲环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巨大集团董事长刘涌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文生,华大(天津)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荣誉会长丁鲲华分享了钢铁行业以及两岸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产业化,助力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以“向新逐绿 共谱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发表演讲。他回顾了两岸钢铁界的交流历程,并重点介绍了大陆钢铁行业在绿色低碳方面的三个重要进展。一是投入1.2万亿完成近3亿吨绿色产能置换,支撑下游高端需求;二是投入超3000亿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打造全球最清洁钢铁生产体系;三是发布碳中和路线图,建立EPD平台及低碳排放钢评价标准,组织国际对话贡献中国方案。他表示,两岸工业体系有着广阔合作空间,呼吁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合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作为企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愿为推动两岸工业合作作出新的努力。
图8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发言
巨大集团董事长刘涌昌分享了对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见解,强调以“改进、创新、发明”三大核心理念驱动产业升级。他介绍了巨大集团在商业模式与零售支持体系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回收材料再利用等领域创新的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效,以及中华自行车永续联盟协会在低碳发展领域的最新成果。
图9 巨大集团董事长刘涌昌发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文生提到,中国石化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技术体系,加大CCUS全产业链技术攻关,推进氢能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应用。在系统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管理的同时,加快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积极开展“双碳”交流合作,为社会提供更清洁、更高端、更优质的能源化工产品和服务。他表示,中国石化愿与台湾企业加强交流、通力合作,携手应对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课题和挑战。
图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文生发言
华大(天津)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荣誉会长丁鲲华分享了关于两岸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领域合作与发展的见解。他指出,两岸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各具独特发展优势,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科技创新以及节能技术、循环经济等低碳技术方面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合作共赢已成必然选择。
图11 华大(天津)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荣誉会长丁鲲华发言
在专家讲堂环节,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在演讲中分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最新现状与趋势,并展示了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的技术进步历程和卓越应用成效。他提到国内大模型已从追赶到创新,市场格局由“百模大战”到“头部玩家凸显”,以语言智能涌现为核心的突破,将推动机器智能进入全新阶段。当前大模型正由预训练向后训练转移,但强大的底座能力依然是关键。他呼吁,应客观理性看待中美大模型差距,从追赶到超越不会一蹴而就。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技术封锁,国产自主可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必须坚定在国产化平台上发展通用人工智能。
图1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发言
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赞、华新丽华股份有限公司数位智能发展组织总经理吴明机、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数智事业部总经理王顺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DO张小懿和台塑电子(宁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德宗在“行则将至-数智驱动海峡两岸工业未来”主题对话中,围绕两岸企业应用数智技术促进数字生态建设,引领工业创新与变革,促进数智赋能产业转型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13 主题对话环节
5月18日,与会嘉宾参观调研了福州软件园、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福州市在工业数字化和绿色化领域的发展经验与突出成效。
作为专为两岸工业人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海峡两岸工业发展大会将融通两岸工业智慧,以稳定、发展、繁荣为共同目标,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带动产业创新变革为己任,积极推进两岸工业技术的互惠交流与合作创新,以工业领域的交流拓展合作空间,带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