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央视网丨“空天地”一体化布局 应急救援监测迈向“最后一公里”

央视网丨“空天地”一体化布局 应急救援监测迈向“最后一公里”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12990c48b761a5abd30b3fc7d6520af.png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偲)可在零下20℃至55℃的极端环境工作的机器狗、24小时不间断滞空的系留照明灯无人机、越障高度达到1.2米的无人车……5月15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开幕,在应急救援装备馆内,新技术、新装备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围观。

为展示工程机械全产业链场景,本次展会新增设置应急救援装备馆,记者探展发现,各色新产品的推出也反映出应急行业的发展新趋势。在展会中,中国铁塔、景嘉微、天仪研究院等企业依托各自核心技术,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应急通信解决方案,推动应急救援监测迈向“最后一公里”。

景嘉微:微波骨干网突破百公里实时宽带传输瓶颈

在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嘉微”)的展区,一款未来感极强的设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个加装于无人机上的装置正是景嘉微“空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核心——微波通信骨干网产品。

“传统自组网产品的通讯距离一般是在10~30公里,我们的骨干网将通信距离和带宽提升了10倍,可以实现100~300公里的超远距离通信。”景嘉微通信产品负责人江治刚介绍,骨干网系列设备采用有源相控阵技术,具备吞吐量高、无中心自组网和支持高速动中通等特点。

“骨干网作为‘空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核心,贯通串联起了整个应急通信网络体系。”江治刚说,目前,该系统正在长沙试点布设,可通过无人机、机器狗等平台搭载任务载荷深入灾区,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并支持前后方指挥中心完成毫秒级别延迟的多方视频通话。

天仪研究院:卫星监测提供毫米级数据支撑

“洞庭湖华容县应急监测、四川茂县滑坡监测、甘肃积石山地震应急监测……”在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仪研究院”)展区的案例展示墙上,多年的“战绩”引得不少观众拍照打卡。

“高精度卫星能够精准捕捉到地表及建筑、设备设施的毫米级位移形变信息。”天仪研究院市场部负责人郝梓伶为记者讲解了卫星监测所使用的InSAR(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涉测量技术)干涉测量技术:针对房屋、机场、水坝等存在的城市安全隐患,以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为数据源,向全球提供InSAR数据服务,提取广域范围目标的形变、位移等信息;结合天仪自研地面角反射器的非重轨InSAR技术,能获取地表及重点目标毫米级沉降形变量,以实现对目标区域沉降变化预警。

“我们的卫星星座还具备应急成像能力,在岳阳华容团洲垸抗洪抢险中,我们紧急调用巢湖一号卫星对灾区决堤口部分进行监测成像,为相关部门抢险救灾提供数据决策支持。目前,我们已为全球近百起自然灾害提供应急成像服务。”郝梓伶介绍,成立9年来,天仪研究院已完成19次太空任务,成功发射包括中国首批商业组网SAR卫星“海丝一号”“巢湖一号”在内的共计31颗卫星,填补了我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

中国铁塔:200万铁塔构建“灾害预警网”

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展区内,背景墙上的“全域感知”字样格外显眼,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区内的电子显示屏上正滚动展示全国范围内的铁塔离线情况。

“我们在全国拥有200多万座铁塔,这些铁塔的断电情况会通过基站反馈到大数据中心,我们能据此判断该地区是否发生大面积停电,再通过无人机等手段核实灾害发生情况。”中国铁塔展区负责人谢雨欣说,通过分析铁塔断电、温感数据及视频监控,该平台的灾害预警时间已经从1小时缩短至3秒,累计发布灾情预警短信4576万条。

“这个应急通信网络还在不断地完善壮大。”谢雨欣介绍,2024年,中国铁塔新增部署2.27万个应急监控点位,其中在湖南部署2850个,重点监测森林火情、河湖汛情,占据新增总数的十分之一。

从微波骨干网到卫星毫米级感知,从秒级预警到立体化指挥,尽管技术路径各异,但展商带来的技术创新成果最终共同指向应急救援“多维度协同、全链条覆盖”的目标。

业界专家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应急通信正从单一装备升级转向系统化生态建设。随着5G、人工智能与卫星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应急救援将更加依赖数据互通与智能决策。

CICEE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社交媒体矩阵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