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肃省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铁投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秉承“助力经济,奉献社会,服务陇原”的企业宗旨,聚焦交通强国战略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累计投资建设铁路项目16个,完成投资1113亿元,融资725亿元,实现“十三开工九开通”。成立以来,高铁里程增加641公里,普速里程增加386公里,全省铁路运营里程增至5959公里,覆盖12个市州52个县区。同时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投资链—产业链—民生链”三链联动,不仅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还因地制宜带动沿线旅游、特色农牧、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帮助沿线群众实现持续增收,生动诠释了“绿色发展·铁路兴陇”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答好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时代答卷。
关键词:铁路兴陇;绿色发展;服务民生;乡村振兴
一、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提出“主动服务和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拓展跨省域合作,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铁路作为绿色高效的大容量交通方式,是甘肃破解地形地质复杂的地理局限、连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带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脉。
甘肃铁投集团作为省属公益类企业,承担全省铁路投融资、建设运营和路衍经济发展重任。集团坚决落实“交通强国”战略,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加力推进重大铁路项目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服务区域协调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低碳建造、乡村振兴、惠民服务系统融入铁路全生命周期管理,努力把铁路建成“产业带”“风景线”“幸福路”。
二、责任行动
(一)创新建管模式——建设富民兴陇“大动脉”
甘肃铁投集团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铁路项目投资建设跑出加速度,天陇铁路项目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可研获批、先期段年内开工的铁投速度,兰张三四线中武段实现当年报批、当年开工建设的目标。率先出台铁路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六项制度,应用于首个控股建设的银兰高铁中兰段,实现了铁路项目建设费用、征地拆迁费用均不超概算。在首条自主投资建设的天陇铁路项目上创新建管模式,大胆改革,在全国铁路系统内首次实施“F+EPC+全过程咨询”建设管理模式,有效推动项目顺利实施。2024年全省铁路项目实现“两开工两开通一建成”,河西人民期盼已久的兰张高铁中武段顺利开通,中川机场环线铁路投运开启了如意甘肃空铁联运新局面,银兰高铁枢纽工程连接多条干线铁路在兰州区域形成大型环状枢纽格局,覆盖全省12个市州52个县区的铁路“大动脉”在戈壁高原架起,全省铁路项目以省会兰州和兰州新区为中心向各市州、县区辐射,有效推动河西走廊经济带、陇东南经济带、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发展,担负起了国有企业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光荣使命。
兰张高铁中武段开通运营
(二)多措并举融资——打造惠民铁路“资金池”
先后成功发行甘肃省首单用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权益出资型票据、西北地区首单乡村振兴债权融资计划、全国铁路行业和甘肃省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债权融资计划、全国铁路行业首单西北首单数字人民币债券、引入保险活水资金等创新产品,组建专线项目40年超长期限、低利率银团贷款,同时全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等,2024年累计筹措资金174.73亿元,为我省铁路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创新融资的同时千方百计融资降本,通过争取展期、降息、置换等政策将综合融资成本由3.6%压降到3.2%,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防范债务风险。
(三)绿色建设示范——让铁路与黄土高原“共呼吸”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我省首条控股铁路银兰高铁中兰段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建设期间,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环水保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源头减量—过程防治—末端治理”三级水保体系,投入8.6亿元治理取、弃(渣)场89处,绿化576公顷,克服了干旱缺水的气候环境,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4.05%。
(四)运营提质增效——铺就百姓“幸福路”
发挥高铁安全性高、时间控制准确性强的特点,协商优化列车运行图,增加列车对数,调整停靠站点,特别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增开高峰线列车,吸引旅客公转铁,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便利性和地方经济活力。主动参与重要能源基地战略行动,谋划布局疆煤外运入甘铁路通道布局建设,形成了《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进疆煤入甘主通道建设,构建河西走廊铁路网新布局》研究成果,促动省直有关部门、相关单位部署有关工作,为进一步完善河西走廊铁路网布局,提升货运线路的运力运量奠定基础。联合兰州铁路局集团不断协调,天平、酒额、敦煌等参股铁路线路运力运量出现了较大提升。其中陈家沟煤矿专用线建成后可为天平铁路增加运量968万吨,敦格铁路货运对数显著增加,发送量实现翻番,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益。
(五)产业协同振兴——带动沿线“共富路”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普遍需求、能够办成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可感可及。”甘肃铁投集团在着力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践行社会责任。我省首条全额投资、自主修建的铁路工程天陇铁路项目严格落实以工代赈,铁路施工现场全部使用本地砂石料和劳务,带动沿线村镇县大量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就近务工务业,提高就业技能,激发内生动力,拓宽收入渠道,让拓岗位、稳就业、保民生落到实处。
三、履责成效
(一)经济带动——投资激发地方经济增长动能
甘肃铁投集团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甘肃发展为己任,着力打造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铁路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平台。截至目前,公司资产总额达989.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投资额从2018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82.7亿元,增幅达8倍,连续六年超额完成年度投资指标,2024年完成投资占省列重大项目投资的7.6%,同时带动钢材、水泥、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极大发挥了投资拉动作用。银兰高铁中兰段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尽力改善沿线群众的基础交通设施,优化改移道路200余处(约70公里);修缮水沟、灌渠546处(430公里),在同等条件下,号召各参建单位优先使用地方劳务人员,采购地方生活物资1亿元、租用机械设备7.2万台班、使用地方材料等共计24.9亿元。
天陇铁路项目建设现场
(二)绿色发展——碳减排与生态修复双优
铁路作为绿色交通方式,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随着“公转铁”比重的提升,实现了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运输更高效,如缩短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货物的倒装次数和中间环节,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在改善空气质量、降低能耗上具有明显优势,社会效益巨大。同时甘肃铁投集团始终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铁路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努力打造“环水保示范工程”。银兰高铁中兰段全线防治范围1317公顷,设置噪声敏感点声屏障11406延米,为沿线群众安装隔声窗5573平方米,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7.09%,水土流失治理度为95.95%,拦渣率为97.97%,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4.05%。该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治理及绿化工作经验做法多次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公报》上推广,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在2023年11月水保设施现场核查时表示“该项目是迄今为止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做得最好铁路建设项目之一”,达到了示范引领标准,实现了铁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共存。
(三)民生福祉——“公交化”客运与货运降本
甘肃铁投集团致力于提升铁路的通勤便利化和降低物流成本。联合兰州铁路局集团全面分析初期运营中的不足,如列车开行对数少、停靠站点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客源流失等“卡脖子”问题,综合施策,反复协商,优化列车运行图,增加列车对数,调整停靠站点,特别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增开高峰线列车,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便利性和地方经济活力。2024年甘肃管内高铁发送旅客 6939.8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另一方面,参股货运线路运力运量出现了较大提升,天平铁路、敦格铁路全年发送货物5127.5万吨,降低了物流成本。
(四)乡村振兴——提供就业岗位和拉动消费帮扶
开展助学扶志捐赠仪式
增进民生福祉是甘肃铁投集团在铁路建设中的根本目标。铁路项目建设周期长、劳务用工需求量可观,银兰高铁中兰段在项目建设时,使用地方劳务人员日均3600余人,累计支付人员工资4.6亿元,天陇铁路项目各参建单位累计吸纳群众务工人员6000余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14亿元。铁路项目正式投运后,仍需设置专门从事运营管理、服务、维修等工作岗位,为铁路沿线地区提供了大量用工岗位。同时还向在项目建设沿线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捐助、慰问活动,在白银平川区水泉镇枣园村,投资1000万元还建一所高标准学校,冠名为“枣园高铁小学”,2024年帮扶东乡县春台乡修建7.7公里村道,惠及周边7个村2300多名群众出行,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铁路项目建设同时也拉动了当地消费,2024年甘肃铁投集团积极动员东乡县境内在建兰合铁路和集团公司天陇铁路13家参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聚焦甘味品牌,完成201.8万元酮体羊、啤特果汁等临夏州特色农副产品消费帮扶任务,为项目沿线群众增收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四、展望
踏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甘肃铁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顽强奋斗的意志品质,始终聚焦“铁路兴陇”主责,实干争先,围绕铁路沿线大力发展路衍经济,推广环水保示范,持续打造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深化与地方政府、央企、民企协同,输出可复制的铁路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投融资、环水保方案,为全面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铁投力量,让更多山川因为铁路而充满生机。
供稿:党群工作部、建设安环部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