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动力部职工郝一兵的家里,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上百个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押花葫芦作品,摆满了整个花架。
押花葫芦,是用玛瑙刀或牛角刀采用押花技法制作而成,原理是将花纹周围部分用硬物压凹下去,使花纹凸现出来形成美轮美奂的浮雕效果,是一项源于明清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郝一兵的押花葫芦手艺全靠自学。从小他就对具有美好“福禄”寓意的葫芦颇感兴趣。最开始,他只是制作木头材质的葫芦型挂件、收集葫芦文玩,一次偶然的机会,郝一兵接触到押花葫芦这一非遗传统技艺,随后渐渐入迷,便自学起了这门技艺。
押花葫芦需要先在葫芦表面画出底稿,再用尖头刀按底稿在葫芦表面轻轻划出轮廓,最后再用押花刀进行押花。创作一个押花葫芦需要几天到数月不等,郝一兵把下班后的空余时间大都用在了押花葫芦的创作上。他不断追求押花葫芦生动立体的浮雕效果,沉浸其中。他说“押花就像人生一样,想要浮起来,先要沉下去。”为了更好地创作出好作品,郝一兵养了不同品种的金鱼,然后通过仔细观察把活灵活现的金鱼姿态押花到葫芦上。
郝一兵押花葫芦作品题材丰富,有传统题材的《三多图》、写意风格的《金蟾图》、俏皮可爱的现代卡通吉祥物……他还喜欢以传统诗句为素材,创作出意境丰富的作品:《荷风》体现了“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的意境美;《金鱼图》体现了“鱼惊翠羽金鳞跃”中金鱼游动的动态美。他也将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融入作品,创作了“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的押花葫芦文字作品《人生》。
今年是郝一兵进入钢城的第十九个年头,押花葫芦的创作帮助他养成了耐心专注、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品质,他将这种品质带到了工作中。郝一兵坚守岗位、脚踏实地,负责超高压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确保动力部热电作业区高炉煤气系统平稳顺行;他注重细节、反应迅速,不放过电脑屏幕上的每一个运行参数的细微变化并及时调整;他开拓进取、创新突破,不断学习并付诸实践,使设备现场环境显著提升。
未来的日子里,他想创作更多的作品,从生活中、从工作中不断汲取养分,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更丰富的内涵。
供稿:于欣淼
编辑:赵璐
分享、在看与点赞
点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