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
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
中铁十四局承建的
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
顺利下穿千里海河
穿越地震断裂带
超快速度源自超强技术
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全长约6.7公里,是津潍高铁全线唯一一条隧道,也是海河上洞径最大的高铁盾构隧道,被誉为“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长达267米的河道,中铁十四局建设者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下穿,这背后,是20年来穿越“江河湖海城”海量数据和技术的积累。
建设者在使用高强型管片拼接隧道
为了应对海河地震断裂带,建设者定制高强型管片,提高了管片整体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面对软土震陷及液化层等不良地质,隧道掘进过程中犹如黑夜中穿梭在“液态迷宫”,穿越过程中还需要严控泥浆泄漏和地层扰动,减少对临近既有公路隧道——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影响,保护滨海新区重要生态河流的水体不受污染,施工难度极大。
建设者正在检查盾构设备
为了增强地层稳定性,建设者采用同步注浆技术,通过增设注浆孔,将注浆填充量提升至均值两倍以上,在隧道外围迅速构筑了一层防渗“金钟罩”,为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意金箍棒加持
大国重器建设超级工程
“津城一号”盾构机,表面涂装着神器“金箍棒”,极具文化和个性。其实,就像不同的皮肤一样,每台盾构机也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津城一号”盾构机刀盘涂装“如意金箍棒”图案
为克服掘进过程中的复杂不良地质,中铁十四局应用“一机一隧”专项设计技术,与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了“津城一号”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
“津城一号”盾构机顺利下穿千里海河
该盾构机是目前天津独头掘进距离最长、开挖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刀盘涂装“如意金箍棒”图案,开挖直径达13.8米,总长约120米,总重量约3200吨。 盾构机刀盘配备连续式磨损检测装置,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成盾构智慧管控中心,通过精准控制盾构机掘进参数、姿态等,实现盾构掘进过程的“全模态感知”。
万亩盐田建隧道
防护加倍挑战地层腐蚀
下穿断裂带、中央大道立交桥、西南环铁路等,这些都是有形的风险,但在地下世界,无形的风险悄然而至。
“盾构一始发就下穿盐田,盐池区域地层含盐量高,腐蚀性离子含量约为正常地层环境的160倍,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寿命。”据该项目负责人刘志坚介绍。
万亩盐田下建隧道
面对高腐蚀性施工环境的严峻挑战,建设者们对盾构机设备进行耐腐蚀升级,为盾构管片涂装优质防腐材料,并采用加强型防水工艺,延长管片的使用寿命,全方位保障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实现盾构机安全穿越高腐蚀性地层。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
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接京津城际铁路,南接济青高铁
项目建成后
将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路网结构
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
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对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