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防汛排险 交通行动丨多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防汛排险 交通行动丨多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救捞系统

做好增援陆域防汛救灾准备

进入汛期以来,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多措并举织牢织密水上安全防护网,3月15日至5月14日共执行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任务162起,出动专业救捞力量266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189名、遇险船舶10艘,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我国海域特点,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聚焦“六区”重点水域、“四类重点船舶”,加强会商研判和风险分析,科学部署专业救捞力量,严格执行“7×24小时”值班制度,在我国责任海区划设了18个应急值守水域,部署35个救助船艇值守待命点、11个救助航空器值守待命点、3个工程船值守区域及7个值守加强待命点,动态部署200余艘专业救捞船艇、29架救助航空器、19支应急救助队、3个打捞工程船组。

自汛期暑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救捞系统坚持“五个确保、四个突出”,严格落实提级管控措施,分领域、分层次对“三十条”硬措施进行传达部署、动员培训,共发出安全生产提醒65次,开展重点区域、重要设施和重大工程等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122次,治理消除风险隐患51处。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教育27667人次,安全活动29681人次,明确风险隐患排查重点环节,立查立改问题隐患,推进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细、落实。

救捞系统各单位根据辖区地理和气象水文环境,持续加强台风、暴雨等恶劣气象内陆水域救援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内陆水域救灾工作举措,充分做好增援陆域防汛救灾各项准备。东海救助局研究制定浅滩滩涂、近岸岛礁、内陆泥石流、山洪急流、城市内涝应急救助以及救助直升机内陆地区重大灾害应急救援方案。上海打捞局在上海港部署1支潜水小分队,针对内陆水域、陆域救援设备空运及陆运的不同运输特点及要求,全面做好关键性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箱式化、集成化管理。

贵州

高速公路汛期巡查数据手机一键填报

日前,贵州高速公路养护综合管理系统汛期特殊巡查功能上线,试运行期间面向全省31家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推广应用,共覆盖67条高速公路,进一步提升汛期风险隐患的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

汛期特殊巡查功能基于日常巡查上报的数据,结合汛期对增加巡查频次的管理要求,对数据进行实时汇聚和智能分析,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和统计报表。巡查员可通过该系统App移动端自动采集巡查轨迹,实时记录相关信息并同步至GIS地图,巡查工作从任务派发、现场执行到病害上报与处置反馈等全流程均可一键完成填报,大幅提升巡查信息填报及险情处置效率。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综合管理系统自2024年10月启动建设,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路网、全周期、全覆盖的综合监管,目前已完成统一平台、管养一张图、App移动端应用三大模块,以及基础数据、桥梁养护管理、隧道养护管理、日常养护管理、养护计划等五大业务子系统的建设。下一步,平台还将接入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养护数据,以“一图统揽”的方式,助力综合监管与科学决策。

广西

建立汛期协作机制力保“叫应”高效闭环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与自治区公安厅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交管部门汛期联动协作工作机制》的通知,围绕预警、“叫应”、调度、管控工作,共同建立汛期联动协作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根据联动协作工作机制部署,广西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部门将聚焦暴雨等灾害天气及降水等引发的山洪、地质等次生灾害,根据实际情况及预案规定,联合开展防御应对和应急处置,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做到“早预警、早响应、早处置”。各相关部门将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畅通日常与突发情况下的信息共享渠道,并通过各方互联网平台共享灾害风险预警、降雨量、收费站关闭、道路阻(中)断、交通管控等信息,提高信息共享时效。

在接到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后,各相关部门将第一时间通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和公路管理机构,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到岗、到人。相关单位要根据气象预警等级以及恶劣天气对路段造成的影响,及时采取交通管制、分流管控、加密巡查、力量预置以及清理排水设施等针对性措施,确保响应联动顺畅、“叫应”高效闭环。

按照管控机制部署,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将督促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落实“一路一策”原则,科学确定分级分类管控阈值,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完善管控措施,形成本辖区高速公路路段级管控阈值“一张图”,定期联合开展阈值评估并动态调整完善,根据路段管控阈值,及时会商采取封闭管控、分时段关停、夜间关闭、限速限流等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做到应停尽停、应关尽关、应撤尽撤,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来源丨中国交通报

责编丨樊梓嘉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