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在调整转型过程中,部分地区房地产去化压力依然较大,促进房地产回稳仍需继续努力。”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4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城中,22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比3月份减少2个;5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比3月份减少5个。
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似乎又多了起来,这也给市场层面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不过,换个角度,从同比环比涨幅来看,70城房价稳中向好的大趋势并未改变。
从新房市场来看,4月份,70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1%,跌幅与1、2、3月持平;同比下跌4.5%,跌幅比3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且已持续6个月收窄。
从二手房市场看,4月份,70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4%,跌幅比3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同比下跌6.8%,跌幅收窄0.5个百分点,且已连续7个月收窄。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价格,均继续在触底区间震荡。
“在各项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作用下,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部分一二线城市交易有所恢复,房价运行总体稳定。”付凌晖说。
但市场去化压力依然较大,尤其是二手房市场,房价疲态更为明显。不少一线经纪人的感受是,进入4月以来,二手房带看量和成交量都在明显减少。
一线城市也不例外。4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3月上涨0.1%转为持平,此前1、2、3月份均上涨0.1%。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1%和0.5%,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2%和0.1%。而深圳3月份为上涨0.1%。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由涨转跌,环比则由3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其中,上海上涨0.1%,广州持平,北京和深圳分别下降0.6%和0.3%。而3月份,北京、深圳二手房价格分别上涨0.5%和0.3%。
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变动不大,但二手房价格跌幅扩大。4月份,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与3月相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与3月相同。但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均下降0.4%,降幅比3月分别扩大0.2个和0.1个百分点。
二手房市场为什么卖不动了?
一位房地产从业人士表示,中美贸易战对经济可能有所影响,更多的家庭在大项支出上,考虑的时间需要更久了。此外,高成交量在维持几个月后,市场潜在需求消化较为明显,新的需求增幅不明显。进入4月份后,卖房者心态也在发生变化,本来有些不理智的业主也回归理智了。
最近高盛发布报告显示,关税已经对我国二手房市场产生了初步影响,出口依赖度高的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周环比跌了10%,这与出口依赖度最低的城市+12%和其他城市+4%的走势明显分化。
野村认为,我国经济目前承受着房地产持续下行、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双重压力,而贸易战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房地产市场回暖。
4月份,22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其中,上海、大连均上涨0.5%,并列全国第一;其次是杭州、天津,上涨0.4%;太原、合肥、重庆、成都、乌鲁木齐、泉州均上涨0.3%。
值得一提的是,有3个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上涨,分别是上海、太原、杭州,同比分别上涨5.9%、1.1%、0.1%。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从当前这轮房地产市场表现看,主要是两类城市比较坚挺。一类是城市能级很高的城市,如上海和杭州;另一类是天津和太原此类市场本身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的,属于过去供求指标相对比较稳定的城市。从此次房价指数看,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杭州房价同比指标由跌转涨,这意味着持续的利好政策叠加城市基本面修复,客观上部分城市房价已经真正筑底反弹了,杭州的例子值得宣传和学习。
4月份,5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其中,赣州以0.2%涨幅领涨,上海、成都、西宁、丹东均涨幅0.1%。64个城市二手房价格下跌,跌的最多的是惠州,环比下跌1%,其次是郑州、昆明、秦皇岛均下跌0.8%。
3月份,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最多的是杭州,涨了1%,其次是北京上涨0.5%,深圳也上涨3%,而4月份杭州下跌0.3%,北京下跌0.6%,深圳下跌0.3%。二手房价格回稳的持续性仍需巩固。
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近期表示,房地产目前尚未完全回暖,要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态势,需要使用超常规手段,比如全面取消北京上海深圳住房限购政策,大力供应保障房等。他还表示,我国房地产行业仍存在巨大发展潜力与空间,虽然近期房价还在调整,但从全球范围和长期视角来看,房价总体会呈现上涨趋势。
值班编委:樊永锋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