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V高压系统正以“技术核弹”的姿态重塑电动汽车行业。它不仅将充电时间压缩至燃油车加油的级别,更通过热管理、材料与系统协同的颠覆性创新,突破续航与安全的双重瓶颈。
品牌
技术特点进展
自主品牌
BYD(比亚迪)
平台3.0800V高压充电,分钟续航150公里
自主品牌
极氪
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800V电压平台,360kW超级快充
自主品牌
岚图
800V高压快充系统,350kW超级快充,10分钟行驶400公里
自主品牌
广汽埃安
880V高电压平台,480kW充电功率
自主品牌
极狐
360kW超充站,一线城市24座专属站和16座目的地站
自主品牌
长安
800V电驱平台,10分钟续航200km
自主品牌
长城(沙龙)
800V超级快充,600A峰值电流,10分钟续航401公里
海外合资
保时捷
Taycan支持800V
海外合资
大众
Project Trinity新平台支持800V
海外合资
奔驰
MMA架构,支持800V超充
海外合资
奥迪
PPE平台,800V电压,270kW直流充电峰值功率
造车新势力
理想
纯电车型800V架构,10-15分钟充电
造车新势力
小鹏
G9车型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
展望未来,800V系统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的标配技术。
一、800V高压系统:重新定义电动汽车性能边界800V系统通过电压平台升级,实现能量传输效率与功率密度的跃升:
目前主流车企采用三种技术路线:
全域800V架构(如小鹏G9):电池、电机、电控全系高压化,最高效率达95%,但需全面升级SiC器件与绝缘系统。
双域混压架构(如保时捷Taycan):动力系统800V,低压电器400V,通过双向DCDC转换实现兼容,成本降低20%但存在能量转换损耗。
智能串并联架构(如现代E-GMP):电池组支持400V/800V灵活切换,兼容现有充电桩,热管理系统需应对复杂工况。
4C超充模式下,电池发热量呈指数级增长:
现有方案面临三大矛盾:
散热效率与空间矛盾:传统底部液冷板换热系数仅200-300W/(m²·K),无法满足4C快充的8kW级散热需求。
能耗与续航矛盾:PTC加热在-20℃环境需消耗3kW功率,导致续航缩水25%。
成本与性能矛盾:浸没式冷却虽将换热系数提升至5000W/(m²·K),但冷却液成本高达200/L,且需重构电池包密封结构。
三、热管理革命: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攻防多冷板立体散热
浸没式相变冷却奔驰AMG高性能电池采用氟化液浸没方案:
直冷技术迭代宝马iX采用CO₂直冷系统:
小鹏X-HP 3.0系统展现三大能力:
多热源协同:回收电机、电控、芯片废热,制热能效比(COP)达4.0,较传统PTC节能60%。
场景化温控:开发300+控制模式,如“极速升温”模式下15分钟舱温提升25.7℃,“动态节能”模式降低12%能耗。
寿命预测模型:基于电芯健康度(SOH)实时调整冷却策略,使电池循环寿命延长至3000次以上。
SiC MOSFET在800V系统中的双重价值:
极氪800V极充桩的三大黑科技:
液冷枪线:线缆直径缩减至25mm,重量仅2.3kg,支持500A电流传输且温升不超过15℃。
桩端预冷:充电前对电池包进行液冷预降温,使电芯起始温度降低10℃,峰值功率维持时间延长35%。
智能功率分配:根据电网负荷动态调整输出,在-30℃极寒环境下仍可保持“1秒1公里”补能速度。
五、未来展望:下一代热管理技术路线图5.1 材料突破方向固态电解质:消除液态电解液挥发风险,工作温度范围拓宽至-40~150℃。
纳米硅负极:比容量提升至2000mAh/g,配合预锂化技术解决快充膨胀难题。
气凝胶隔热:5mm厚度即可阻隔1000℃热失控蔓延,重量较传统云母片降低80%。
5.2 系统集成趋势全域热流体力场:将电池、电机、座舱热管理整合为统一回路,能耗再降20%。
氢燃料电池协同:利用燃料电池废热为电池加热,-30℃冷启动时间缩短至5分钟。
太空级相变材料:借鉴卫星热控技术,开发熔点可调合金,实现无源热管理。
热管理——800V时代的胜负手从多冷板立体散热到浸没式相变冷却,从碳化硅器件到智能算法,800V系统的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热管理的革命。这场技术竞赛的本质,是对能量、空间与安全三角关系的极致平衡。当“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成为现实,热管理已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定义下一代电动车竞争力的核心维度。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公开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
0、重磅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PACK设计课程从入门到精通40讲+免费分享篇》视频-2024年课程安排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4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1、独家 | Ansys Fluent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热仿真从入门到精通28讲-2023年课程安排(电池包热仿真)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