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场期盼的重磅货币政策“组合拳”亮相。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降息,具体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在当前时点降准降息,对于扩投资促消费,进一步降低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提振包括楼市在内的市场信心,既是一场及时雨,也是对冲外部波动最有力的手段。住房消费及房地产市场,其一方面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重要,一方面在发展上也存在资金的薄弱环节,货币政策在数量型政策、价格型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三个方向全面发力,对于房地产市场及其消费而言,不仅解决购房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房贷支出成本问题,加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还会在城市更新改善城市环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众所周知,城市更新工作绝非易事,存在拆迁困难、资金难筹、建设周期长等诸多难题。目前,在地方政府跑通了“房票+城市更新”模式之外,怎样在城市更新专项贷款规模上持续扩容、如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工作,都是落实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的最新要求。
“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已经是2025年全国各地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力实施”比“大力实施”更需要上下积极进取,目前,城市更新的范畴比以往更广,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均包含在其中,对稳投资、增需求、促消费具有多重推动作用。以目前状况看:一是可以盘活存量闲置和低效土地,这是促进房地产投资开工企稳的关键,房地产投资开工合理恢复才能增加市场有效供应,推动市场进入新的循环;二是带动城市居住、产业环境升级,为开拓增量市场注入新动能;三是打通“买一卖一”改善性住房需求堵点,提升一二手房联动交易活跃度。
因此,除了专项债、中长期国债之外,接下来城市更新的创新性货币政策要更有力、更有效。
我们注意到,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 下一步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项目新模式相匹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态势。
这又是一个政策面的新好消息。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资金是行业和企业运行的“血液”,没有足够的“血液”,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都会寸步难行。为了支撑“好房子”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于5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项目规范》,规定了住宅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以及关键技术措施等,从制度层面支撑住宅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好房子”建设离不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更离不开金融资本,针对“好房子”推出更多专属的金融服务措施,现在正是最佳时机,也是商业银行应该抓住的业务机会,两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消费已经越来越显现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需求升级效果,今年“五一”期间,在得房率、生态性、舒适度、公区配套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的新住宅产品,在上海、深圳、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表现突出,成都的“好房子”平均开盘认购率超过80%。这不仅是城市价值高,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积极作为,在《住宅项目规范》发布后,四川发布了“好房子”评价、建设标准,对住宅空间配置、质量控制、适老化服务、智慧化运维等方面提出定性和定量指标。
我们认为,对于“好房子”及其建造企业,在融资上应该大力支持。因为高品质“好房子”供应是中央多次重要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从形势看,无论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跟上大环境、新市场,高品质的“好房子”都在提醒房地产企业:没有点新的行动和想法,最终难免沦为下一本《大败局》的素材。
可以说,不跟上“好房子”建设的步伐,企业将会“缺芯少魂”。过去,一些房企把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当作“护城河”,而对“创新节奏”不够上心,对于这种情形,历史已经抛出了问题,时代也给出了答案。过去,一些房企沉迷于“护城河”理论的空谈,缺乏在住宅产品上的品质创新和技术运用。古话云: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好房子”建设不仅会让房企获得新生,也会给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企业也能走得更高更远,如果企业管理者们不抓住机会,转型开发迭代的满足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好房子,肯定会被时代和市场淘汰!
(此文刊于中国房地产报5月12日01版 责任编辑 何可信)
值班编委:樊永锋
流程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