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新条例施行一周年观察⑬——实施综合治理 消除井下水害

新条例施行一周年观察⑬——实施综合治理 消除井下水害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导语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是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部基础主干法规,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一年来,全国煤矿企业在学习落实中强化法治思维,在整改实践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取得积极成果。在此,选取部分煤矿企业、监察执法人员在学条例促落实过程中的故事、成效和感受,旨在共筑安全防线。

企业管理者讲述

河南神火兴隆矿业有限公司泉店煤矿矿长蒋与飞:

实施综合治理 消除井下水害

泉店煤矿地面区域治理施工现场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我们矿始终将“学条例、促安全”专项行动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在开展对标自查整改中,我们根据《条例》第三十三条第(四)项内容,查出“矿井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未编制防治水专项设计”的问题,并采用科学精准举措推进隐患整改。

以前,我们矿井下一直面临灾害威胁。一方面,22采区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水压高、水量大、富水性强,区域内水压最大时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800吨的重量,稍有不慎,高压水就会冲破岩层,引发突水事故。另一方面,我们矿深部采区断层密密麻麻如蜘蛛网,落差超过3米的断层把岩层撕成了“筛子”。传统勘探技术的断层位置测量误差常达百米,钻孔控制精度不足导致实际揭露的断层走向与设计图大相径庭。

《条例》施行后,我们迅速组建技术专班,科学制定“地面区域治理+高精度三维勘探”综合治理方案。

为解决“井下注浆改造不允许分段治理、分段评价”的采掘接续难题,我们果断实施深部采区底板承压水地面区域治理工程项目,对22采区东翼及21采区底板高承压水害进行研究治理。

该项目总投资超6亿元,计划钻探进尺25.6万米,注浆42.8万吨,是集底板超前区域治理、边界帷幕、断层预注浆于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是全国煤矿最大单一水害治理工程、河南省首个对太灰上下段水害同时进行治理的防治水工程。

截至今年3月底,我们已完成15.2万米钻尺,注入27.6万吨水泥浆,在429.3万平方米的岩层下织出一张“液态钢筋网”。

针对断层勘探难题,我们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给这一区域做了一次高清CT,断层定位精度从“公里级”跃升到“米级”,新发现32条断层,还修正了8条旧数据。

采取以上措施后,我们矿注浆压力提升至4.2倍。如今,22采区东翼的突水系数降到安全线以下;累计超前治理各采掘头面7631米,减少超前钻探84次,节省灾害治理时间420天,较传统模式节约成本2800万元/年。

相关内容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第三十三条:

煤矿开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编制专项设计:(四)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或者周边有老窑采空区的。

执法感受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南局监察执法六处处长袁崇忠:

作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泉店煤矿以前未编制系统、全面的防治水专项设计,虽然采用“工作面回采前对局部底板进行注浆加固”措施,但是因地质构造较多,治理效果不理想,采掘过程中出现多次底板透水,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施行以后,该矿自查出“未编制防治水专项设计”问题并上报我处。在我处帮扶指导下,该矿科学制定“地面区域治理+高精度三维勘探”的防治水专项设计,做到了安全、超前、有效治理,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作者:胡万敏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