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出茅庐的电工
到神东煤炭集团劳动模范
15年间
他与机电设备朝夕相处
成为了机电设备的“诊断专家”
今天,一起认识
神东布尔台煤矿
机电一队队长
杨 靖
杨靖的“第六感”
在日常工作中
杨靖积极参与矿里机电设备
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在一次日常巡检时
杨靖和队友们
走进明安木独立风井
主通风机变电所
经过主通风机变电所内的变频器时
突如其来的声音
打断了所有人的行动
“当时,我们测了3遍数据,仪表显示一切正常。可杨队站在绝缘台上,不断扫视着变频器冷却风扇,用手摸着设备说,风扇转速不稳,温度明显比上次高了。果然,我们在拆机检查后,在风扇轴承处发现了细微的金属疲劳裂纹。”检修组长李志钢至今仍记忆犹新。
“杨队的‘第六感’一直很准的!”旁边的员工说。
“哪有什么‘第六感’,都是十几年攒下的肌肉记忆。”说话间,杨靖手上还在模拟着风扇转动的弧度。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守旧只能保一时创新才能保长远
杨靖将这句话当作座右铭
区队安全生产创新的关键点
在于技术上的突破
杨靖身上的技术攻坚狠劲”
就是他的鲜明标签
员工日常需要在巷道中
进行多次漏电试验
既耗费大量工时
又存在安全隐患
对此
杨靖暗自下定决心
用技术创新破这个局
经过反复观察和琢磨
杨靖将突破口
定在了控制设备上
于是
他带领大家
反复研究设备的
工作原理、编写程序、测试数据
经过多次程序改写和现场调试
他们终于攻克了控制设备的技术瓶颈
当参数达到理想的状态
整个系统开始稳定运行时
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不过
让杨靖真正骄傲的
还是12上三盘区
那排“水晶宫”般的电缆沟
在打造标准化电缆沟的日夜里
杨靖带领技术团队
加班加点设计方案
将传统1米宽的电缆沟
拓宽至1.3米
这个看似简单的改动
却让各类线路终于有了规整的“家”
当他们满怀期待地测试电缆沟的亚克力盖板时,新的问题出现了——虽然透明材质让线路状况一目了然,但人行走时产生的轻微弹性变形,让检修人员有种“踩在棉花上”的不踏实感。
杨靖观察后提出用钢化玻璃替代亚克力板的方案。3天后的验收现场,测试员站在玻璃盖板上测试,坚固的盖板纹丝不动。
透过玻璃盖板
一排排高压电缆、低压电缆
和通讯线整齐有序映入眼帘
标识标牌醒目可见
为故障排查创造了便利条件
有效避免了安全隐患
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
杨靖将青春
献给了地层深处的
每一台设备、每一根电缆
煤矿人的光
不只在井下
而且在心里
这份光不仅照亮了
杨靖的奋进之路
更成为点亮矿山的灯
来源| 图说神东(ID:tushuoshendong)
作者| 神东全媒体记者 布玛
通讯员| 神东布尔台煤矿 杨子汉 戴利
编辑| 惠小图
校对| 喵小图
往期回顾
REVIEW
记得点「在看」和「赞」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