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新时代青年先锋】让大国工匠精神在矿山闪闪发光——杨清

【新时代青年先锋】让大国工匠精神在矿山闪闪发光——杨清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图片

人物简介

杨清

山西华阳集团一矿调度室皮带三队副队长

他忠企爱岗,刻苦钻研,矢志扎根矿山,将所有才华、满腔热情倾注于煤矿机电事业,他孜孜不倦,勤学不辍,不耻下问,将时间全部投入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之中。他的成长轨迹诠释了一名普通电工从“工”到“匠”的蜕变之路。

图片

煤海三代厚积薄发实现技能进阶。杨清生于1991年3月,一家三代都是矿山人,祖父是共和国第一代采煤工人,父亲是矿山首批采掘一线电工,家中长辈与矿山的深厚渊源,让他从小就对电气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中大大小小的家电像玩具一样被他拆了装装了拆。十几岁时,在一次捣鼓家电的过程中,他顺利将报废的家电又重新返用起来,看着损坏的电器在他手中重获新生,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份执着和热爱,如同一粒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最终启发他走上了煤矿机电维修之路。2010年,从阳煤技校毕业后,杨清被分配至阳煤集团(现华阳集团)一矿机电队工作,成为一名地道的“矿三代”。第一次跟师傅检修开关,面对井下开关的设计图纸、控制回路,他站在一旁懵懵懂懂,不知所措,“知识分子”的自豪感荡然无存,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激发了他“知耻而后勇”的学习热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躬行实践,韦编三绝,用匠心守初心,从最初的机电学徒工,逐渐成长为煤矿机电领域的技术领军人物。

图片

笃学不倦知行合一勇攀“知识高峰”。工作伊始,书本知识与现场实践的差距曾让他陷入迷茫,得益于华阳集团和一矿的“师带徒”“双导师”等人才制度优势,他先得到了师傅武良仲的倾囊相授,后又受到全国技能大师姚武江、“大国工匠”李杰等导师的耐心点拨。他白天下井现场实操、处理故障,夜晚埋头研读《电力学》《矿井供电》《电气设备检修工艺》等专业书籍,潜心钻研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从最简单的磁力启动器检修维护开始入手,拿着图纸和实物对照反复学、反复练、记笔记,将井下各类皮带变频开关设备、变压器及各种启动器照明保护设备的所有性能、参数、原理和运转方式都了然于胸。这种“白天摸设备、晚上啃书本”的钻研精神,使他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日俱进,先后获评高级技师、机电工程师职称,并成为机电系统的佼佼者。在井下长期“摸爬滚打”中,他探索总结出电气设备事故处理“问、想、看、查、试、总”六步法,累计处理井下电气事故1300余起,逐渐成为电气设备维修的“百科全书”和“维修指南”,为企业节省成本费用1865.69万元,其成功做法在全集团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图片

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点燃“创新引擎”。在华阳集团和一矿的创新优化人才培育机制下,凭借着过硬的技能素质,杨清迅速崭露头角,他结合所学知识,在井下工作面、掘进头、皮带巷、硐室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机电设备的疑难杂症。2014年在参与15301大采高工作面安装项目中,他大胆提出的电液控系统优化方案,成功实现了支架操作模式的全面自动化升级;2019年7月处理西大巷皮带变频器故障时,通过PLC指示灯异常闪烁,锁定主控板集成块损坏,仅用20分钟就恢复了生产,避免了280余万元生产损失;2022年5月工作面真空磁力开关突然断电,他以“听声辨障”的绝活,找准是保险丝负荷低的原因,避免了安全生产问题;2025年1月,西大巷四部机尾的除铁器突发故障,无法远程启动,在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他凭借过硬的技术,成功修复了错误线路,恢复了远程控制功能。此外,他成功研发上马煤矿皮带运输应急系统,实现故障处理和安全生产两不误,设备正规循环效率从38.11%提高至95.68%以上;针对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变频器,提出了12条改进建议,高科技变频器故障率减少30.65%;发表的《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分析》《永磁同步电机在带式输送机的应用研究》2篇技术论文,牵头申报的《煤矿开采用矿井支撑装置》《煤矿用皮带表面浮煤清理高科技装置》《煤矿井下绑丝工具》3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效解决了支撑装置稳定性差、皮带机头人工收集和清理浮煤作业空间狭小等难题,并将煤巷两帮连网速度由30分钟压缩至10分钟以内,人工效率提升66.7%。

图片

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争当“时代尖兵”。华阳集团和一矿坚持常态化开展“以赛促练”机制,为以杨清为代表的优秀人才搭建起快速成长的阶梯。2023年,在备战第十五届“华阳杯”全国技能大赛期间,他利用VR设备模拟井下复杂工况,通过AI智能评分系统优化操作流程,结合“平板支撑答题法”提升抗压能力。大赛中,杨清与来自全国煤炭行业64家煤炭企业经过竞争激烈的初赛、复赛,层层选拔出的446名选手,展开技术角逐,赛场上高手林立,群雄逐鹿,这种“科技+狠劲”的训练模式,助他在同台竞技中以最短的时间排除了3处故障,以“零失误”表现一举获得“华阳杯”第十五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技能技术竞赛井下综采维修电工第1名,从此名誉蜚声三晋。并先后荣获“煤矿技工榜样”“煤炭行业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煤炭行业优秀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山西省能源系统劳动模范”等17项省部级以上荣誉。2024年,作为山西省煤炭领域仅有的2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阳泉市唯一入列者。为尊重技术人才、鼓励创新创造、培养“大国工匠”,华阳集团及一矿分别重奖杨清15万元,同时,他也成为华阳集团1万余名青年职工的“领军人物”,受到中国财经报、今日头条、山西日报、澎湃新闻、黄河新闻、搜狐网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

图片

匠心传承悉心育人打造“人才高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杨清还积极传授技艺、金针度人。他采用3个月理论强化和1年岗位实践的“3+1”创新培养模式,实施“理论+实践”的双轨培养。在大师工作室,杨清亲自负责采掘电钳工高级工学员日常教学,让徒弟们长见识、比能力。走出课堂,他带领徒弟们到井下一线、车间厂房,累计开展现场传帮带1321场,通过“面对面”“手把手”授课,帮助徒弟掌握操作技能,实现了薪火相传、技能传承。为保证能及时处理井下机电事故,成立机电应急小组,建立“15分钟应急响应圈”,承担了井下70%以上机电检修任务。五载光阴,见证了杨清团队的成长壮大。他们并肩作战,迎难而上,逐一突破技术瓶颈,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他带出的25名徒弟中,有5人获评技师、21人晋升高级工,李斌斌、任明坤、翟俊波3人在省赛、国赛等技能大赛摘金夺银,形成“1个大师+5个骨干+N个能手”的人才梯队,至此,他也成了徒弟们眼中年轻的“老师傅”和“领路人”。2022年11月,以杨清名字命名的“杨清技能大师工作室”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图片

任何一项成功都绝非一蹴而就,在攻克设备故障难点、疑点的道路上,他常常为了计算一组数据,破解一个难题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井上演算完毕,返回井下试验,失败了推倒再来,循环往返,不获成功,永不退缩。“只有坚持别人无法坚持的坚持,才能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拥有。”杨清如此总结他的成长秘诀。

当前,煤炭行业正积极迈向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杨清为代表的新一代矿山青年,将扛起“大国工匠”的责任与使命,以实干和担当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只争朝夕,笃行不怠,为国家能源革命做出新的贡献,让青春在新时代绽放绚丽之花。

图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