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为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激励广大青年践行“五四”精神,传承“开路先锋”文化,引领团员青年积极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浪潮,激发团员青年在桥梁行业智能化转型中的创新活力,中铁大桥局团委、科信部与中铁大桥院团委联合举办“与院士面对面——青年共话AI未来桥”主题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铁首席科学家、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秦顺全,中铁大桥局总工程师周功建出席活动。活动由中铁大桥局团委书记李莉主持。
活动中,秦顺全院士与青年展开了深入交流。他指出,目前中铁大桥局、大桥院已在尝试借助人工智能助力桥梁建造。能够利用AI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设计方案,但未来AI技术与桥梁建造不能仅停留在赋能层面,要实现深度融合。一方面,要尝试通过嵌入AI技术突破力学、数学规则和现有数据模型等确定性规则的边界,探索新规则服务设计建造;另一方面,要通过AI技术推动传统建造技术彻底变革,实现实时决策与方案调整,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推动智能化转型。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AI技术挖掘运用现有建桥技术数据,让AI更好服务桥梁建造。
秦顺全院士对青年寄予厚望,他表示,老一辈大桥人留下了诸多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传承建桥技术,更要传承“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希望大桥局、大桥院的年轻一代,能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领域不断开拓进取,以青春之姿铸就中国桥梁建设的新辉煌 。
周功建在讲话中表示,此次活动生动地展现出“传承”的深刻内涵。一是“五四”精神与企业精神的传承,二是大桥局与大桥院并肩同行的传承,三是技术薪火与院士精神的传承。
周功建表达了对青年员工的殷切期望:一是笃信躬行,要强化理论武装,砥砺高远志向,争做志存高远的追梦人。二是勤学善思,要养成深度思考的思维习惯,坚持学以致用的实践导向,争做守正创新的进取者。三是奋斗为楫,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做深入、做出成效,多到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去,到技术攻关的前沿阵地去,到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去,争做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四是锤炼作风,做到“严”字,做到“慎”字,做到“恒”字,争做行稳致远的实干家。
在活动开始前,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原创歌曲《青春火焰》MV。
活动中,桥科院智能装备研究所工程师李云友代表团队发布了新技术成果《大跨度桥梁智能缆索系统吊装技术》。该技术已在大渡河桥成功应用,为大跨度桥梁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随后,来自中铁大桥局桥科院、国重三所、设计分公司和中铁大桥院的四位青年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AI技术在桥梁建设和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他们的分享涵盖日常办公、设计绘图、智能算法等多个方面,立体呈现了桥梁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实践成果。
在交流发言环节,大桥青年们踊跃参与,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围绕工作成果、成长感悟及创新思路等方面畅所欲言,并就业务瓶颈和困惑与相关专家及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
本次活动设桥梁科技大厦主会场和视频分会场,科信部、工管部、企业发展部、人力资源部、党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在汉各单位科技青年代表、优秀青年典型、团组织书记以及大桥院青年代表等55人在主会场参加了活动。各单位分管领导,工管部、设计中心(公司)、团组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180余个团支部、1500余名团员青年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在分会场参加了活动。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何 敏
文字|刘佩娅 贺佳龙
图片|何 敏 杨 涛
【相关推荐】
中铁大桥局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送文化下基层暨职工大思政课活动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