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宝桥
道岔数智化工厂
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接下来
小编带你揭秘这个让铁路道岔
从“制造” 迈向“智造”的神奇车间
第一站:颠覆传统的产线布局
走进车间,看不到传统厂房的分区隔离,取而代之的是按智能物流逻辑重塑的产线。物料“走直线”不回头,实物流与信息流像两条并行的“数字轨道”,每一个零件的动向都在系统里实时“奔跑”。
二站:会“思考”的智能装备
这里藏着多个“国内第一”:国内首条百米钢轨下料全自动生产线、国内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锯铣联合生产线和胶接轨生产线、国内最先进的通用型道岔试铺和组装平台。投资打造的四大智能产线,让道岔生产从“人工对图纸”变成“设备读数据”,5G网络像神经网络一样连通所有数控设备,图纸、工艺参数自动“飞”进机器,效率提升肉眼可见!
第三站:数据驱动的“智慧大脑”
在中央控制室的大屏上,“人、机、料、法、环、测”六大要素数据实时跳动:一是物料库存低于安全值?系统提前48小时亮红灯预警;二是设备异常?通过振动、温度数据提前预判,减少20%停机时间;三是管理靠经验?BOM系统替代传统技术通知,人力成本节约40%,不良品率直降20%+!
四站:绿色智造的“双碳”密码
车间里,机器人焊接代替人工,烟尘排放大幅减少;智能排产让设备空转率下降,能源消耗降低15%;原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5%,连废料都被精准管控……从“指标监控”到“源头减排”,这里连环保都充满“数智感”。
从1966年至今
这里累计供应近30万组道岔
覆盖高铁、重载铁路等全场景
如今启动“数智化革命”
不仅建成“硬件硬核+软件智能”全新体系
更实现从“经验管理”到“数据决策”
从“人工主导”到“人机协同”的跨越
未来
这里还将融合数字孪生技术
让道岔制造实现“自学习、自优化”
推动“中国智造”驶向更广阔的轨道
这样的智能车间,你想来打卡吗?
END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苏晓荷(工业)
内容来源丨中铁工业
中国中铁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