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是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部基础主干法规,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近一年来,全国煤矿企业在学习落实中强化法治思维,在整改实践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取得积极成果。在此,选取部分煤矿企业、监察执法人员在学条例促落实过程中的故事、成效和感受,旨在共筑安全防线。
企业管理者讲述
河南能源集团义煤公司云顶煤矿总经理王冕:
改进监测和抽采方式
瓦斯防治立竿见影
云顶煤矿组织开展业务能力培训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更细致、更严格的要求。
去年4月,我矿井下13020轨道顺槽掘进工作面突发瓦斯超限险情,工作面T进甲烷传感器最大值达1.99%,超限时长11分35秒。
经河南能源集团义煤公司、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南局监察执法四处多方面调查分析,认定我矿瓦斯抽采钻孔单孔初始浓度较低,抽采浓度衰减较快,存在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不到位、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其间,监察执法四处监察人员驻在我矿,帮我们出谋划策,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指导我们对照《条例》要求开展自查自纠。
我们以《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为准则,投入150余万元,优化提升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升级瓦斯监测系统,购置40套高精度瓦斯传感器,科学布局、安装在井下关键位置,实现24小时实时在线检测,监测精度大幅提升。同时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分析监测数据,生成详细的风险预警报告。一旦瓦斯浓度稍有异常并报警,我们就能第一时间赶去处理,也让我们的瓦斯治理工作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
同时,我们梳理制定管理人员“上讲堂”实施方案、井下重点头面管控实施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夯实“人防”素质能力+“技防”装备+“心防”责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瓦斯防治中的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
此外,我们还邀请瓦斯防治领域专家到矿,开展瓦斯防治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应急处置方法培训。一年来,累计开展11场次,培训1700余人次。
经过一系列行动,我矿的瓦斯防治效果立竿见影。我们采取抽采系统负压、修复疏通低浓度钻孔、实现全煤段下筛管规范“三堵三注”封孔工艺等措施,使地面瓦斯抽采泵站负压由25千帕提升至35千帕;井下单排钻孔瓦斯平均抽采浓度由最低时的3.2%提升至49.2%,经过二次透孔后的钻孔,瓦斯抽采浓度由最低的1.5%提升至52.6%。目前,85.7%的穿层钻孔初始浓度在80%以上,抽采满四周的钻孔浓度衰减不超过30%。
相关内容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煤矿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排水、排土等主要生产系统和防瓦斯、防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冲击地压、防火、防治水、防尘、防热害、防滑坡、监控与通讯等安全设施,应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管理和技术要求。
执法感受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南局监察执法四处处长王俊:
监察执法四处辖区有20处煤矿,生产能力2171万吨/年,其中正常生产煤矿17处,有6处是煤与瓦斯突出煤矿。新安煤田是典型的豫西“三软”煤层,煤层透气性差、瓦斯抽采衰减快、瓦斯治理难度大,加之现场管理不到位,历史上曾发生多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去年,云顶煤矿发生“4·11”瓦斯高值超限事故,再次为重大灾害治理敲响警钟。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压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更加强调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我们通过“执法推动+服务指导”等手段,一方面组织煤矿企业对照《条例》进行自查自纠;另一方面成立瓦斯治理工作专班,定期开展瓦斯防治效果“回头看”,对已经抽采达标的采掘工作面进行评估,由第三方机构开展残余瓦斯含量和压力测定,监察人员运用瓦斯参数快速测定仪进行随机抽查,倒逼煤矿在瓦斯治理上下真功夫。经过努力,辖区煤矿进一步提升了瓦斯抽采能力和瓦斯治理效果。
作者:李朝武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