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是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部基础主干法规,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近一年来,全国煤矿企业在学习落实中强化法治思维,在整改实践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取得积极成果。在此,选取部分煤矿企业、监察执法人员在学条例促落实过程中的故事、成效和感受,旨在共筑安全防线。
企业总工程师讲述
山西柳林煤矿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彦武:
设备台账不可少
须“全流程、可追溯”
虽然时隔近一年,但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监察执法五处监察人员给我讲述的专业且深刻的一课,让我至今难忘。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不久,监察执法五处监察人员到我矿进行检查。
当时,井口猴车停运。一名工人正在检查架空乘人装置越位保护装置,监察人员提出要查看越位保护装置的维护、保养记录。
仔细查阅后,监察人员指出,记录本只记录了每日对架空乘人装置的检查内容,没有对越位保护装置的购置、入库、使用、维护、监测、维修等进行全流程记录。
当时我感到困惑又不安。困惑的是,我并不清楚监察人员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依据;不安的是,我矿当时确实没有进行全流程记录,我担心会因此受到处罚。
但是,监察人员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拿出执法手机,调出《条例》,指着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开始为我们讲解。
从安全设备的精确定义到典型事故案例,再到“全流程、可追溯”的重要作用,监察人员以案说法,给我们上了一课。
此前,我矿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条“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的要求,每日对架空乘人装置进行检查。
经过监察人员的讲解,我们认识到,安全设备的本质就是为了保护从业人员安全、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安全设备的质量好坏和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矿工生命安全状况。
在随后的工作中,我们对标《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以架空乘人装置安全设备为切入点,对全矿各类安全设备“全流程、可追溯”管理进行分析研判,发现全矿27类安全设备中,一半以上存在档案分散管理的问题,特别是甲烷、一氧化碳等的传感器购置、标校、监测、报废处置等数据未进行统一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健全矿级安全设备台账,将设备全生命周期涉及的14项数据纳入全流程记录,全面实施安全设备台账可追溯管理制度,确保各类安全设备全流程记录正规化。
相关内容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安全设备台账和追溯、管理制度,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对安全设备购置、入库、使用、维护、保养、检测、维修、改造、报废等进行全流程记录并存档。
执法感受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监察执法五处二级调研员王选泽: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安全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检测、使用、维护、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吕梁辖区曾发生过一起因副斜井架空乘人装置安全设备日常管理疏忽、检测检验过程存在不实行为,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悲剧。为了有效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煤矿企业对安全设备实施全面和全过程的管理显得尤为关键。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施行以来,由我任组长的执法组采取了系统研读、专题研讨等方式,对《条例》逐条逐字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将新增条款与重点规范进行了分类整理,逢检查必宣讲、到矿必宣讲。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内容,类似于我们日常消费的乳制品,通过扫码查询,可以迅速追溯到奶源情况、生产加工情况、产品保质期等信息。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目前,吕梁辖区煤矿基本建立安全设备台账及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实现了设备采购、安装、运维、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可溯源规范化管理,确保各类安全设备全流程记录的正规化。
作者:牛祥 刘雨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